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规章制度 正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教育国际化工作机制(试行)

作者:时间:2018-10-12点击数:

教育国际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引入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加强中外师生交流,探索跨国合作办学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现代化建设优秀人才,提升学校教育水平和教育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机制。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紧紧围绕 “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的建设目标,完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线,以提升学校国际学术影响力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国际教育交流,切实推动教师跨国访学培训和国际化学校的创办,借鉴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的水平,。

二、主要目标

以提升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为目标,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实现师生的国际交流,建立起推进学校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常态机制,形成指导、管理、服务我区教育国际化的工作网络,搭建我区师生外出留学和考察的平台,使学生最终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文明习惯和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境外研修培训。逐年提高学校的领导干部、学科带头人等骨干教师境外研修、培训交流的比例。

(二)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围绕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拓展学生的全球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培养一批复合型、高层次、国际化优秀人才。扩大留学生规模,加大留学研究生培养力度。

(三)参与国际培训。普遍开展“双语”教育实验课程或技能培训,有国际交流项目。

三、推进策略

(一)兴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活动,提升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和水平。注重吸收转化,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建设。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搭建网络交流平台,探索海外远程教育。

(二)积极建立友好学校。积极与国外的公立教育系统结对,签署“师生互换、学者互访、互认学分、合作研究、资源共享”等方式的教育合作协议,引导和鼓励学校与国外院校形成比较稳定的交流协作关系。学校2016年十月与韩国白石大学签订正式合作交流协议,充分利用两校优质教育资源,为两校师生搭建了全方位的学习交流平台,双方有意向就共建专业、学生互换、师资培训等课题进行合作交流,并就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达成了合作意向,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韩国白石大学院校深造。

(三)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国际合作。采取措施,推动国际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提高学科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制订相关政策,积极争取主办或承办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展国际交流渠道。

(四)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到学校任教。借鉴国际先进教育模式,吸引海外访问教师,采取多校联聘、开设跨校际的“大课堂”或“走班制”等教学模式,探索海外远程教育,提高学生外语口语交际能力。

(五)加强国际课程建设。强化外语和计算机课程教学及跨文化内容的学习。鼓励引进高水平的国际课程和原版教材,探索把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融入到校本课程中,逐步完善双语教育实验课程体系。

(六)扩大学生交流渠道。扩大学生出国修学的学校类别、范围和规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交换生项目和文化交流出访活动。

四、重点工作  

(一)成立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管理学校教育国际化的相关事务。加强外语教学,开展国际理解主题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积极探索高校国际化教育的模式,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从学科配置到课程安排,从教材选用到教法创新,拓展发展空间,培养具有国际职业资格的学生,输出优秀劳务人才。

(二)构建学习平台,提升外语能力。积极推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从教材、课堂教学、教师素质、课程建设、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双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升学生外语能力。开展教师外语培训活动,着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外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开拓外教聘请渠道,规范外教聘请手续,完善外教合同制管理等方面加强对外籍教师的管理,促进外籍教师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学校英语教学品质。

(三)构建交流平台,开展交流互访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建立广泛的国际交流网络,开展友好学校师生的互访文流、各种外事接待活动;抓好合作办学项目的工作,落实已有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协议,促进学校在人员交流、师资培训、合作办学、联合科研等内容上建立中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化交流项目,如英语教育、艺术教育的交流,扩宽学生视野。

(四)构建宣传平台,培养国际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成为既有国际视野、世界眼光,又有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的年轻一代, 通过多种宣传对学生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异域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开展丰富多彩的国际理解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对外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异性体验,立足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以宽容、尊重的态度与异文化沟通、融合。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文明习惯和国际交往能力。

(五)提高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在布局学校建设较为完善的多媒体教室,装备配置较高的微机,并通过光纤和国际互联网相联,清晰地、有选择地、可控地收看外语电视节目,为学生学习外语,了解国外创造有利条件。强化各学校的电脑教学。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教育国际化是我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落实这项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专门的组织或机构,负责规划、组织、管理、协调、评估、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学校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教育国际化工作。

(二)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教育国际化实施意见,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建立健全各项涉外管理规定,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的运行规范。健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涉及的重大问题和重大举措的相关规定。

(三)加强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引导学校梳理开放意识、国际意识,高度重视教育国际化工作。

(四)加强督导奖惩 建立健全教育国际化激励、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学校教育国际化过程和效果。

                                                                               2018年8月22日

Copyright © 2022 版权所有:外事与合作办公室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西路249号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