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

教学活动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活动 >> 正文

“礼赞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教科学院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

发布日期:2022-10-23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效推进二十大精神“三进”工作,10月22日,教科学院思政教学中心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举行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活动。会议由教研室主任马彦丽老师主持,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郭建华及思政教学中心全体教师参加集体备课会并交流发言。

教科学院副院长 郭建华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承载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有力人才支撑的历史重任。教育要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必须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的作用,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宣传好、贯彻好二十大精神,这不仅是一项教学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明之于心,见之于行,完成好这一光荣崇高的任务。

思政教研室主任 马彦丽

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的指示,守初心,担使命。首先自己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其次牢记铸魂育人使命,找准切入点,及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中,把最新理论成果第一时间深入地传递给学生;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用丰富的案例让同学们对思政课感兴趣、学进去,真正入脑入心。

思政中心教师 杨俊广

作为一线从事思政课教学工作十六年的老教师,见证了新时代十年思政课建设的发展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最好的资源,为此,我们要在思政课堂上,引导青年学生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地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准确理解贯穿其中的丰富营养和精神力量。要立足新起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混合联动、专题讲座、互动答疑、座谈研讨等方式,传递有温度的思想,传递信仰的力量,努力引导青年学生在系统学习、深入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躬身实践,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自觉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结合起来,自觉将个人理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思政课教师 谢梅红

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思想深邃、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要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学,要准确理解把握、主动宣传阐释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本宣科,要用丰富的案例让学生对思政课感兴趣、能够听进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带着热气”进课堂,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

思政课教师 闫素娥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思政课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主渠道,要找准切入点,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不仅让学生明白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更要讲深、讲透、讲活为什么,使他们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而使“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担当起新时代青年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思政课教师陈义军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深刻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明确了未来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任务。

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首先要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完整准确全面地理解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其次,要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与本学期所开设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内容及时有效自然地衔接;然后利用课堂认真贯彻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接续奋斗!

思政课教师 李在强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我认真聆听认真研读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二十大报告,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铿锵有力、气势磅礴、自信从容,极具感召力、震撼力、穿透力,是举旗定向的政治宣言、继往启新的科学指引、引路领航的战略擘画、踔厉奋发的行动纲领、自信主动的赶考指南,集中展现了中国之路的时代光辉、中国之治的世界价值、中国之理的实践伟力。作为一名思政课党员教师,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与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带着信念、感情、使命学,感悟强大真理力量,体会独特思想魅力,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不懈奋斗!

思政课教师 崔改梅

10月16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我校组织思政课教师全程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一时间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精神,心情非常激动,精神备受鼓舞。党的二十大报告视野宏大,思想深邃。特别是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令人振奋,也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将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坚守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结合思政课程,创新工作内容、载体、方式,及时将二十大的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扎实做好二十大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教育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用实际行动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思政课教师 张家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催人奋进,是指引和激励我们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思政教师,我要深入学习、领会、阐释和宣传好二十大精神,以此作为我当前的使命和任务。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我会及时将二十大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全方位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件、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青年。使青年学生自觉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强国一代。

思政课教师郭慧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旗帜鲜明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饱含鲜明宣示的前进引领、奋斗召唤。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发展逻辑。在故事中讲清道理,在说理中赢得认同,坚定青年大学生历史自信、现实自信和未来自信。

思政课教师 武天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开启新征程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深入学习研究报告中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思政课教师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大会精神,为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做出应有贡献。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纳入大会主题,习总书记开篇强调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令人十分振奋。我们要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重点内容融入“中国精神”知识点的讲解之中,向当代青年介绍伟大建党精神的丰富内涵,探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让伟大建党精神滋养当代青年大学生,使学生崇德修身、勇担时代重任!

思政课教师 丁素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高校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思政教师,不仅要将国家最新理论成果和时政动态,及时、完整、正确地传递给学生,还要通过生动的案例、鲜活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线从事思政课教学教师,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最好的资源,如何做好青年学子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不仅需要修炼教学本领,还需强化与学生的互动。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去点燃学生对于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学生的心田,转化为生活中的日常点滴。进一步丰富多形式、分层次、多方位的学习活动。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思政课教师 时宏

作为一名奋斗在新时代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实践自觉及时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到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理论研究阐释过程中。把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大的精神实质、理论创新和方法论内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把握所教课程目标定位,结合课程特点找准融入的切入点与侧重点。二,贯通历史叙事、学理阐发和现实关照,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为支撑,做到新思想、新提法与课程内容的具体、深入的结合,做到横向、纵向不同维度的结合,增强思政课的理论深度、实践厚度。第三,综合运用专题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文献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领悟真理的魅力,让大思政课更有高度、深度、力度和温度。

思政课教师 何源

关于如何将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二十大精神进教师头脑。通过读原文、听辅导、研讨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推动会议精神“进教师头脑”。第二,要深入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第一时间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案,把“进教案”落到实处。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感悟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第三,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刻感悟二十大精神。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达到育人和学习的目的。

思政课教师 刘娟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一线从事思政课教学教师,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讲好思政课提供了源头活水,我们要学深学透二十大报告的原文,全面把握报告的思想精华,用典型的案例,丰富的材料讲授二十大精神,鼓励大学生将实现个人理想与胸怀家国理想结合起来,将服务国家、民族和人民与实现个人价值结合起来,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思政课教师 刘艺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如何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是当下应关注和思考的重点。具体而言,一是要仔细研读二十大报告,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要义,以此作为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和理论依据。二是应将二十大报告内容及时融入到思政课堂中,结合每一个教学专题找准教学结合点和切入点,精准把握、高效开展。此外要创新教法,教学过程中适时、灵活融入相关案例,吸引学生想听、乐学,进而提高教学实效。

最后,教科学院副院长郭建华总结发言。他指出,全体教师积极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直播,充分展现了大家一心向党的政治素养,领悟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自觉,传播二十大精神的使命担当。他强调,要将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希望全体思政课教师继续及时、深入学习领会大会精神,并将大会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肩负起宣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守正创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