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级早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早期教育
专业代码:570101K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专业面向岗位
表1早期教育专业面向岗位 |
专业大类 (代码) |
专业类 (代码) |
对应行业 (代码) |
主要职业 (代码) |
主要岗位群 (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教育 体育大类(57) |
教育类 (5701) |
学前教育(8310) |
婴幼儿发展引导员(4-10-01-01) 保育师(4-10-01-03) |
早期教育机构教师、早教机构管理人员 |
教师资格 |
(二)主要岗位类别与支撑职业能力课程
表2主要岗位类别与支撑职业能力课程 |
序号 |
主要 岗位类别 |
典型 工作任务 |
职业能力 |
支撑 专业课程 |
1 |
早期教育机构教师 |
婴幼儿生活照顾护理;婴幼儿饮食卫生管理;婴幼儿饮食营养调节;婴幼儿大运动训练指导;婴幼儿精细动作训练指导;幼儿游戏设计与指导;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 |
1 |
掌握清洁卫生消毒等工作的基本技能。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心理发展、早期教育概论、教师口语、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婴幼儿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婴幼儿游戏指导、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与利用、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与咨询。 |
|
2 |
掌握婴幼儿生活管理、教育活动的技能。 |
|
3 |
掌握安全教育和急救技能。 |
|
4 |
能够观察、评价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养。 |
|
5 |
具有管理班级的能力。 |
|
2 |
早教机构管理人员 |
负责机构课程、教学等日常运营管理工作。 |
1 |
教师基本功。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心理发展、早期教育概论、教师口语、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与利用、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与咨询、早期教育机构的运营与管理。 |
|
2 |
掌握教育和个别化教养与指导的能力。 |
|
3 |
参与早教机构运营、运作与管理的能力。 |
|
4 |
沟通和合作、反思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岗敬业,对婴幼儿富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婴幼儿发展引导、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等知识,具备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婴幼儿游戏与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婴幼儿居家教养与咨询指导服务等能力,具有教师职业道德和信息素养,面向早期教育领域能够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早期教育机构保教、早期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教师。
(二)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婴幼儿、热爱早期教育事业,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
(2)具有较为宽阔的视野,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具有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点、较强的审美能力,个性发展较好,学有所长。
(3)具有一定的体育运动和生理卫生知识,养成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达到国际规定的体育健康标准;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乐观的态度、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品质。
(4)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能较为熟练地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获取资料和信息,并能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研究。
2.知识要求
(1)具有一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了解早期教育发展现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熟悉我国早期教育的基本政策、法律、法规。
(3)掌握0-3岁婴幼儿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4)掌握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营养与喂养、常见疾病预防与护理、安全防护与救助等知识与方法。
(5)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研究0-3岁婴幼儿的基本方法。
(6)掌握0-3岁婴幼儿游戏的类型、特点、意义与价值等理论知识。
(7)掌握0-3岁婴幼儿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基本知识。
(8)掌握婴幼儿班级组织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具有亲子教育与家庭指导的相关策略与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教师基本功。
(2)具备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掌握一定的疾病预防与护理能力,能及时处理常见的意外伤害和紧急情况,有效保护婴幼儿。
(3)具有对 0-3 岁婴幼儿开展动作、语言、认知、艺术性发展等方面进行教育、个别化教养与指导能力。
(4)具有对婴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分析并科学评价其发展水平的能力。
(5)具有选择、制作玩教具的能力,能科学设计、组织实施各年龄段不同类型的亲子游戏。
(6)具有音乐、舞蹈、美术等基本艺术素养和审美表现能力,掌握通过艺术手段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的技巧和能力。
(7)具备沟通和合作、反思与专业发展的能力;
(8)能够参与早教机构、亲子园运营、运作与管理。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公共必修课程
表3公共必修课程概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15 |
|
|
|
|
16 |
|
|
|
|
17 |
|
|
|
|
18 |
|
|
|
|
(二)专业必修课程
表4专业必修课程概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心理学基础 |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教育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的实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情绪情感、意志,需要、动机、兴趣,能力、气质、性格,品德发展、心理发展、学习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等,蕴含科学发展观、唯物辩证观点、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内容。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4学时,共72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2 |
教育学基础 |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将爱国情怀、文化自信、法纪意识、爱岗敬业、爱校爱生、创新意识等思政内容融合进课程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提升综合素养、树立正确三观、砥砺家国情怀,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幸福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熏陶,提高他们应用教育理论于实际的基本技能技巧。 |
教育与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德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课外校外教育、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周4学时,共72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3 |
婴幼儿卫生与保健 |
明确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对婴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树立以婴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热爱婴幼儿教育事业的职业情感与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系统掌握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婴幼儿常见疾病的预防、识别及初步处理方法,掌握婴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初步具备观察、分析和解决婴幼儿卫生保健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婴幼儿健康评估与指导工作。 |
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特点与保健;婴幼儿生长发育与健康评价;婴幼儿营养膳食卫生与保育;婴幼儿一日生活指导与保育;婴幼儿常见疾病与护理技术;婴幼儿常见意外伤害与安全常识;托育机构的卫生与保健。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4 |
婴幼儿心理发展 |
掌握婴幼儿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理论、年龄特点和一般规律,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能运用所学理论科学地观察了解儿童、有效地组织婴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注重在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儿童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
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强调科学育儿的重要性;婴幼儿心理过程的发展,强调培养儿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面对挑战的精神;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引导学生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儿童情感需求,培养儿童的同理心和情绪管理能力;婴幼儿个性的发展,强调尊重婴幼儿个体差异,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关注婴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其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引导学生根据年龄特征设计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周3学时,共54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5 |
早期教育概论 |
具备正确的早期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及教育观,强调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的天性,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解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明确婴幼儿的养护要点,掌握婴幼儿的教育策略,强调对婴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与包容,注重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尝试用科学的早教理论来有效地促进婴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实习、实训等方式提升实践能力。 |
婴幼儿教育理论的研究;婴幼儿教育的原则和方法;新生儿的保育与教育;婴儿期的保育与教育;幼儿前期的保育与教育;0-3岁婴幼儿的早期亲子教育;婴幼儿社区托育的发展;婴幼儿早期教育机构的发展。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6 |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政策法规 |
了解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和学前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利用现有知识进行幼儿园教育案例分析。 |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和解析。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7 |
婴幼儿教养环境创设与利用 |
了解幼儿园环境的内涵与特点,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能够灵活结合幼儿特点和需要,进行班级主题墙、区域环境等各类环境的创设。 |
幼儿园环境概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功能、原则与方法。不同年龄班主体墙创设、活动室墙面创设、区域环境创设、公共区域环境创设等。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8 |
婴幼儿家庭教养指导与咨询 |
了解和掌握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学前教育的初步技能和能力;能够综合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知识,分析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指导家长设计出科学的育儿方案。 |
0-3岁婴幼儿家庭教育的意义;健康养护、运动教育、认知教育、语言教育、社会教育、艺术教育、特殊情况的家庭教育及婴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9 |
教师口语 |
了解教师语言的特点,熟悉普通话的发音标准和要求,掌握从事学前教育所应具备的语言表达技能,能够对幼儿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语言训练和指导。 |
教师口语概述、普通话训练、一般口语交际与训练、口语表达分类训练、教学口语训练、幼儿语言特点、教师口语风格等。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0 |
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 |
掌握各种数字化教育技术工具和手段,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处理、应用和评价信息,提高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环境所必需的能力,掌握信息处理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增强信息技术中的伦理道德感、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 |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信息化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1 |
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
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职业理想,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
教育观、儿童观和教师观;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相关内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的主要内容,《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的精神;文化常识;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写作能力。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2 |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
具有热爱儿童,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专业认同感和职业情怀;掌握幼儿园教学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原理和方法;能够科学有效地设计、实施幼儿园五大领域的各种教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
幼儿园活动概述;教育活动设计原理与案例;健康领域的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语言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社会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科学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艺术领域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13 |
乐理与视唱练耳 |
初步掌握五线谱乐理的基础知识,发展音乐听觉,积累音乐语言,为学习声乐、钢琴、舞蹈、伴奏编配、音乐创编、幼儿音乐教学法等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
五线谱的基础知识、记谱法、音乐节奏、音乐术语、音程构造、调试等;基本视唱、看谱、打节奏等。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1学时,共18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4 |
声乐基础 |
在掌握歌唱基础理论知识和正确的运用歌唱器官基础上,掌握正确歌唱的姿势、发声、呼吸、共鸣、吐字咬字以及歌唱情感艺术表现处理的方法等,能够用科学方法演唱歌曲。 |
歌唱器官和发声的基本原理、歌唱声音的分类和音色、歌唱姿势、呼吸的训练、发声训练、不良声音的纠正方法以及艺术歌曲的演 唱学习。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1学时,共18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5 |
钢琴基础 |
具有较好的弹奏姿势和科学的触键方法,能够正确划分乐句,分析乐曲的调式、和声、伴奏等,为幼儿歌曲伴奏的学习打好理论和弹奏基础。 |
钢琴基本常识、弹奏的基本要点、非连音、连音、跳音奏法、双音、和弦练习、音阶、琶音练习、踏板的使用等。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1学时,共18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6 |
幼儿歌曲弹唱 |
在学生掌握幼儿歌曲演唱和钢琴伴奏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好地将弹和唱结合起来,能够胜任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 |
幼儿歌曲、钢琴伴奏和弹唱的学习和训练。。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72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7 |
舞蹈基础 |
能够了解并掌握舞蹈基础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方法,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身体基本体态和动作协调能力,为进一步专业提升提供基础性的保障。 |
身体软开度训练、芭蕾基训把杆部分和古典舞身韵地面部分。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1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8 |
幼儿舞蹈创编 |
了解幼儿舞蹈的概念以及教育意义,学习并感知幼儿舞蹈的表演形式、表演特点,能够解决幼儿舞蹈教学及表演过程中的技术技巧,具备幼儿舞蹈的编创能力。 |
幼儿舞蹈概述、幼儿舞蹈表演与编创、幼儿舞蹈教学。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19 |
美术基础 |
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锻炼基础造形、艺术设计与制作能力,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 |
简笔画、基础素描、基础色彩、卡通漫画、装饰画、美术鉴赏等。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2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20 |
幼儿美术创作 |
掌握手工制作的基本方法、技巧,敏锐地发现运用各种常见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会根据幼儿园主题需要创设幼儿园主题墙。 |
平面纸工、立体纸工、泥塑、布艺以及利用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21 |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 |
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和营养学发展概况;熟知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生理特点、营养需要、膳食安排和营养与疾病的关系;掌握七大营养素的生理、营养功用、食物来源和平衡膳食宝塔,掌握正确喂养婴幼儿的基本技巧;树立科学的营养学理念,指导开展儿童膳食营养搭配与健康保健工作。课程中融入一些与营养健康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中医护理、传统育儿观念等,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
营养素基础、食物结构、科学喂养原则和方法、0-3 岁婴幼儿喂养、辅食基础、常见喂养问题及其处理、婴幼儿生长发育及其营养状况评估。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试 |
22 |
婴幼儿游戏指导 |
萌发对婴幼儿游戏的热情,认识到婴幼儿游戏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游戏观;理解与掌握婴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掌握设计与组织、指导婴幼儿游戏活动的基本技能,观察和评价游戏的能力。 |
游戏的基本理论;婴幼儿游戏的分类与发展;了解婴幼儿游戏的环境与条件的创设;婴幼儿游戏的观察和评价;理解与掌握婴幼儿游戏的分类指导;游戏治疗的理论与实施。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23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 |
明确观察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察评价观;了解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基本内容,掌握0-3岁婴幼儿多方面观察与评价的基本方法;具备设计和实施0-3岁婴幼儿行为观察、记录、评价的能力;学会关心和理解婴幼儿的独特性格和需求;树立观察时客观、公正的观念。 |
观察的理由和准备;观察记录方法;婴幼儿认知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婴幼儿情绪表现的观察和评价;婴幼儿语言发展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婴幼儿社会性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婴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和评价;呈现完整观察记录与评价。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24 |
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指导 |
掌握婴幼儿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能够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评价、设计与组织语言发展活动;提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师范”素养。 |
婴幼儿语言发展语言获得;语言发展的特点;语言教育活动;听说游戏活动与指导;早期阅读活动与指导;语言发展障碍指导。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试形式:考查 |
25 |
婴幼儿动作发展与指导 |
掌握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理论;能够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评价、设计与组织动作发展活动;提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师范”素养。 |
婴幼儿动作发展概述、意义及影响因素;婴幼动作发展的特点、类型和规律;婴幼儿动作发展与训练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观察评价;婴幼儿动作发展活动设计与组织。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试形式:考查 |
26 |
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指导 |
掌握婴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能够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评价、设计与组织认知发展活动;提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师范”素养。 |
婴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概述;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相关理论;婴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婴儿认知发展的教育活动指导;婴幼儿认知发展常见问题与对策。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试形式:考查 |
27 |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指导 |
掌握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理论;能够依据婴幼儿年龄特点评价、设计与组织社会性发展活动;提高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师范”素养。 |
婴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社会教育活动;自我意识活动与指导;同伴交往活动与指导;社会规范活动与指导。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试形式:考查 |
28 |
婴幼儿亲子活动设计与指导 |
理解并掌握新生儿、1-3个月、4-6个月、7-9个月、10-12个月、1-3岁不同阶段婴幼儿的亲子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实施要点;能够设计不同阶段婴幼儿的亲子教育活动及游戏;养成投身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的职业品质,形成主动、认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
按照婴幼儿的月龄划分成不同阶段来介绍各年龄段亲子教育活动的设计;介绍婴幼儿在各年龄段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以此作为亲子教育活动设计的依据,使教育活动符合婴幼儿发展的需求;在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分别指明教师、家长、婴幼儿的活动,使教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实施教学,也使家长了解教学设计的意图和实施要点,明确自身应如何配合教师开展教学以及如何将课堂教学有效地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去。 |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三)专业选修课程概述
表5专业选修课程概述 |
序号 |
课程名称 |
课程目标 |
课程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1 |
生活中的博弈论 |
本课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从用人单位的需要出发,对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典型工作岗位--人资专员的“选、育、用、留”职业技能要求;遵循任务驱动、理实一体、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依托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活页式教材与信息化资源,运用博弈思维和博弈策略来推动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将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提升相融通,以此培养能够运用策略化思维合理决策、能思善辩、尽职履责、懂沟通、善表达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
共包含三大模块,初始博弈;招聘与培训中的博弈决策;绩效与薪酬中的博弈决策。共讲述了纳什均衡、智猪博弈、枪手博弈、协和博弈、囚徒博弈、路径依赖博弈、猎鹿博弈和海盗分金博弈、斗鸡博弈、酒吧博弈、帆船博弈,共11个博弈理论。 |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2 |
幼儿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
掌握幼儿教师所需的基本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包括活动设计、说课等;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幼儿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果;能够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增强对幼儿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的幼儿教师。 |
课程设计与教案编写、幼儿园说课技能、模拟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
开课学期:第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36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3 |
教育理论 |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教育意识和观念;形成关注教育现实、探究教育问题的思维习惯;了解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提高其教育理论素养,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并为今后的工作实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师与学生、教育目的、教育制度。 |
开课学期:第3、4学期 授课学时:周2学时,共72学时 授课形式:线下 考核方式:考查 |
(四)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表6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安排表 |
序号 |
实践环节名称 |
学 分 |
实践环节内容 |
学 期 |
周 数 |
实践场所 |
说明 |
1 |
入学教育 |
0.5 |
|
1 |
|
|
|
2 |
军事训练 |
2 |
|
1 |
|
|
|
3 |
认知实习 |
|
一日生活、教学和游戏活动、班级管理观摩 |
2 |
1 |
校外实习基地 |
|
4 |
跟岗实习 |
|
一日生活、教学和游戏活动、班级管理观摩与实践 |
4 |
2 |
校外实习基地 |
|
5 |
顶岗实习 |
36 |
一日生活、教学和游戏活动、班级管理实践 |
5、6 |
36 |
校外实习基地 |
|
注:按学期开展顺序填写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早期教育教师团队现有专职教师24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硕士及以上学位21人,双师型教师19人,省幼教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3人,省级教学标兵1人,市青年科技专家1人,市百名职工技术英杰1人,文明教师1人,模范教师3人,最美教师1人,优秀共产党员5人。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专业聘请兼职教师18人,能承担早期教育方向的各门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业选修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对学生实习的指导任务。
(二)教学设施
目前本专业实训基地有舞蹈实训室、视唱实训室、电钢琴实训室、幼儿园情景模拟实训室、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室、美术实训室、手工实训室。我院立项“母婴护理1+X”和“幼儿照护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并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早期教育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有效推进“1”和“X”有机衔接。并与濮阳市实验幼儿园、市直幼儿园、银河艺术幼儿园、蓝天幼儿园等单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了学生的实习实训需要,同时与北京、苏州、义乌、郑州等地的幼儿园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基地。
表8 专业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序号 |
实训基地名称 |
合作单位 |
校内 /外 |
实训项目 |
1 |
电钢实训室 |
|
内 |
钢琴技能实训 |
2 |
视唱实训室 |
|
内 |
音乐技能实训 |
3 |
舞蹈实训室 |
|
内 |
舞蹈技能实训 |
4 |
幼儿园情景模拟实训室 |
|
内 |
幼儿护理、教育技能实训 |
5 |
数字化虚拟仿真实训室 |
|
内 |
课件制作、学习空间建设等技能实训 |
6 |
美术实训室 |
|
内 |
书法、美术基础技能练习、儿童绘画等技能实训 |
7 |
手工实训室 |
|
内 |
剪纸、幼儿玩教具制作、环境创设等技能实训 |
8 |
两岸早教实训基地 |
两岸早教中心有限公司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9 |
宝贝早教实训基地 |
宝贝早教中心有限公司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0 |
濮阳市实验幼儿园实训基地 |
濮阳市实验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1 |
华龙区幼儿园实训基地 |
濮阳市华龙区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2 |
爱的堡幼儿园实训基地 |
爱的堡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3 |
蓝天幼儿园实训基地 |
蓝天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4 |
麦田幼儿园实训基地 |
麦田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5 |
合一幼儿园实训基地 |
濮阳市合一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16 |
慧中双语幼儿园实训基地 |
濮阳市慧中双语幼儿园 |
外 |
教学见习、顶岗实习 |
(三)教学资源
教材选用以国家规划教材或省规划教材为主,没有规划教材的以最近三年出版的为主,根据教学实际编写校本教材及实践教材。学校图书馆应定期采购早期教育专业书刊资料。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早期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0-3岁婴幼儿保教活动视频资源,活动方案,早期教育专业文献资源等。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灵活运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拟教学、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
2.实践教学:通过校内实训室实训与校外实习(尤其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双导师制:学生在专业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既有来自学校老师的指导,也有来自早教机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的指导,缩小学生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
(五)学习评价
通过理论、实践考核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具体要求:
1.课程考核
必修和选修的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方式,按百分制计成绩。根据各课程特点,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方式。课程总成绩中应包含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教学实训等,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课程实训70%,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平时成绩占30%。
2.实习考核
教学实习周的成绩单独登记,实习周开始前有关教师需要将实习周的具体作业提供给学生,根据实习期间学生的表现由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和学校有关教师共同进行综合考核,把各项考核结果汇总为最终成绩。
(六)质量管理
健全人才培养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稳定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建设团队,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育教学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定期组织行业调研、第三方机构就业评估等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校、行业企业、家长等多评价主体的作用,形成多元监督机制。
教师教学评价与考核由教学常规检查、学生评价、教师同行评价和教学督导四部分组成。强化学生学习的全过程管理与评价,实施考教分离,评教与评学分离,严格考试纪律,考试管理严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评价教育教学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分要求
学生毕业需要修满146.5学分。
证书要求
|
证书名称 |
等级 |
颁发部门 |
选修 类别 |
相关课程 |
能力水平证书 |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
四级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选修 |
大学英语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
一级 |
教育部考试中心 |
选修 |
计算机基础 |
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
二级乙等以上 |
河南省教育厅 |
必修 |
普通话 教师口语 |
职业资格证书 |
教师资格证书 |
幼教 |
河南省教育厅 |
选修 |
保教知识拓展与能力 |
早教指导师 |
初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选修 |
婴幼儿行为观察与发展评价;动作、语言、认知等各种教学法课程; |
育婴师 |
中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选修 |
婴幼儿游戏与指导;婴幼儿动作、语言、智力发展与训练 |
保育员 |
高级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
选修 |
婴幼儿卫生与保育;婴幼儿营养与护理 |
(三)素质要求
1.师德规范
1.1理解、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遵守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依法执教意识。
1.3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立志成为“四有”好教师。
2.教育情怀
2.1具有从事早期教育工作的意愿。
2.2理解婴幼儿保教工作的意义,认同早期教育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2.3热爱儿童,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师观、教育观,志愿做婴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
3.保教知识
3.1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
3.2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学习特点和个别差异,掌握促进婴幼儿全面发展的策略与方法。
3.3熟悉早期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要求和基本原则,掌握早期教育机构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婴幼儿保健与安全防护等保教知识、方法和策略。
4.保教能力
4.1具有创设和利用有利于婴幼儿成长、游戏、学习的教育环境的能力。
4.2具有一日生活的组织和保育能力。
4.3具有婴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和引导能力。
4.4具有根据教育目标及婴幼儿身心特点设计、实施与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
4.5具有观察、记录、分析与评价婴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5.班级管理
5.1掌握早期教育机构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5.2能够设计、规划和管理早期教育机构班级生活。
5.3利用个人魅力与教育资源营造和谐的班级环境。
6.综合育人
6.1了解婴幼儿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6.2 理解环境、园所文化和一日生活对婴幼儿发展的价值,能够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对婴幼儿进行教育。
6.3能够综合利用早教机构、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各种教育资源全面育人。
7.学会反思
7.1了解早期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特征、阶段和路径,树立终生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的意识。
7.2了解国内外早期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早期教育发展需求,能够利用各种学习和锻炼机会,持续不断发展自我。
7.3初步掌握反思的方法和技能,尝试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8.沟通合作
8.1理解和体验学习共同体的特点和价值,树立团队协作意识。
8.2具有与教育机构领导、同事、婴幼儿、家长及社区沟通交流的知识技能和相关经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