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部署要求,创新探索公共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实践路径,3月18日下午,公共教研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专题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及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新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对课程思政内涵的理解,重点围绕“专业育人、协同育人、实践育人”三大原则展开学习,切实做到“学深悟透”。随后,与会教师结合各门公共课程的课程标准,围绕“课程思政建设融合路径创新”和“课程思政建设教学范式革新”两大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在融合路径创新方面,教师们探讨了如何结合公共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思政映射点,在课程设计中构建“知识点-价值点-实践点”三位一体的映射图谱,探索“自然渗透”式融合路径,避免“生硬嫁接”,确保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范式革新方面,教师们积极建言献策,提出创新“三维课堂”模式:通过红色资源案例教学构建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历史认同感;运用社会热点对比分析培育思辨能力,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力;设计项目式学习融入家国情怀,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堂互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此次研讨会为公共课程思政建设明确了方向与路径。公共教研室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建立“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馈优化”的闭环机制,推动课程思政与教学改革同频共振,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双赢,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见效、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