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简介
通草浮雕研习社作为河南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肩负着独特使命。学校将省级非遗通草浮雕引入校园,聘请第五代传承人陈军入驻并成立技能大师工作室,通草浮雕研习社应运而生。社团成员均来自学校各个专业,在大师工作室中深入研习通草浮雕这一非遗技艺。日常活动丰富多元,成员们积极投身粘花、染色、雕刻等实践,精进制作技艺。同时,社团踊跃参与各类展示活动,通过这些平台传播通草浮雕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修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组织结构
通草浮雕研习社构建了层次分明的组织结构,保障社团有序运行与技艺传承。核心指导层由非遗传承人陈军领衔,携手指导教师,从技艺与理论层面给予专业指导;管理执行团队以社长为统筹核心,下设副社长及多个职能部门。社长负责制定社团发展规划,协调内外部资源,保障活动与传承工作顺利推进。副社长分工明确,分别负责活动策划、宣传推广、成员管理及对外联络等事务。创作部组织社员开展作品创作,探索新题材、新形式;组织部承担活动场地安排、人员协调等后勤工作;宣传部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宣传社团成果;外联部积极对接高校、非遗机构及企业,拓展合作资源与展示机会。
三、活动展示
(1)非遗技艺研习活动
社团定期开展通草浮雕技艺研习活动,在专业教师指导下,成员系统学习通草纸制作、粘花、染色、雕刻等工艺。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训练相结合,成员们深入掌握通草浮雕的技法精髓,从基础的造型塑造到复杂的画面构图,不断提升技艺水平。


(2)校内展览与对外交流活动
完成的优秀通草浮雕作品会在校内举办专题展览,社团开展了“遇见樱花”、社团嘉年华等展示活动,将一幅幅精美的通草浮雕艺术作品亮相濮大校园,引起广泛关注和赞誉。

同时积极参与校外文化展会、河南省体育艺术传承项目展示周现场展示活动、太行山非遗传承展示活动等多种特色活动,向公众展示通草浮雕的艺术魅力,传播非遗文化。





(3)赛事竞技与交流提升

积极参与各项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创。通草浮雕研习社在河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表演赛中,以精湛技艺与创新表达展现非遗魅力。成员凭借扎实的通草浮雕功底,通过流畅的制作流程、巧妙的创意构思,将通草纸化作灵动的艺术作品。表演不仅生动呈现了通草浮雕的工艺精髓,更彰显社团传承与创新非遗文化的决心,成功向行业与大众展示通草浮雕的独特价值与蓬勃生命力。

四、主要成效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草浮雕研习社的展示项目在河南省艺术传承项目展示周中斩获一等奖。彰显了其在弘扬传统文化、培育非遗传承新生力量上的卓越成效。社团不仅注重成员技艺的提升,还通过各类实践活动培养成员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协作能力。凭借在社团积累的经验与技能,社团成员也在非遗传承与文创设计方面取得一定成就。
通草浮雕研习社以传承非遗技艺为初心,通过系统化人才培养、多元化文化传播与创新性艺术创作,构建起非遗活态传承体系。从人才梯队的稳步建设,到文化影响力的持续拓展,再到赛事荣誉的接连斩获,每一项成效都印证着社团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突破。未来,研习社将继续深耕非遗领域,在传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升华,为通草浮雕技艺的薪火相传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