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简介
“五色凌素手工社团”创立于2022年4月,社团名称释义:“五色凌素手工社” 以 “五色” 象征多彩创意与多元手工技艺,“凌素” 取 “凌驾素材、赋予灵韵” 之意,寓意通过双手赋予材料生命力,打造兼具美学与实用价值的手工艺术。
(1)创立背景与定位:本社团依托艺术设计学院资源,致力于搭建手工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播平台。社团以“以手传心,以艺会友” 为宗旨,聚焦立体多形象石膏娃娃制作、手工文创设计等核心领域,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培养成员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2)指导团队:由艺术学院段亚轩、于晓楠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社团积极参与校团委组织的活动,定期进行作品展示、教程分享及活动预告。
(3)核心活动形式:通过石膏娃娃主题创作、手工文创研发、校园艺术市集、手工课堂等形式,引导成员探索材料特性,传承手工文化,同时结合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国风动漫等主题,创作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作品,如“季节性” 系列石膏娃娃、“传统纹样” 文创摆件、冰箱贴等。
二、组织结构
社团采用“创作 + 运营” 双轨制,下设 4 个职能部门,由分管部长统筹管理:
部门名称 |
分管部长 |
主要职责 |
创作研发部 |
统筹管理 |
负责石膏娃娃原型设计、模具制作及色彩涂装技术研发;主导手工文创产品(如布艺、纸艺、金属工艺等)的创意构思与样品制作。 |
活动策划部 |
统筹管理 |
统筹社团主题创作活动、手工工作坊及校外交流活动的策划与执行;对接校园公益项目,组织 “手工课堂进社区” 等实践活动。 |
宣传外联部 |
统筹管理 |
运营社团,制作活动图文与视频内容;联络艺术院校,拓展校企合作与作品展览渠道。 |
物资管理部 |
统筹管理 |
负责石膏材料、工具的采购与维护;管理社团工作室及作品陈列区,保障创作环境有序运行。 |

制作细节与成品
三、活动展示
社团活动以“创意实践 + 文化传承” 为核心,形成三大特色板块:
(1)“石膏塑形・匠心筑梦” 主题创作
定期开展主题活动(如“毕业季”“春日花园”“中秋玉兔”“端午龙舟” 石膏娃娃制作)、特色活动主题创作(如 石膏娃娃盲盒交换:成员随机交换未上色娃娃,互相创作惊喜作品);举办 “石膏娃娃 DIY 大赛”,鼓励成员融入动漫、国风等元素,作品多次在校内艺术展中展出。
(2)“夏趣手作坊”活动
结合季节开展活动,例如播放夏日主题短片,启发创作灵感。社员分组,利用彩泥、彩绳、贝壳等材料,制作水果造型冰箱贴、海洋风城巷网、清凉折扇。大家边做边交流,将夏日元素融入手作,完成后相互展示,感受夏日手工乐趣。

现场制作与教授流程
现场制作与教授流程
(3)“文创赋能・传统新生” 研发计划
将濮阳传统技艺融入文创设计,开发“传统纹样” 系列冰箱贴、钥匙扣等产品;与校内创新创业中心合作,将优秀文创作品推向校园市集,部分作品成为学校文化交流礼品。
(4)“手作传情・艺术市集” 实践活动
参加学校樱花节市集,组织成员制作石膏娃娃,联合动漫社等社团,在毕业季摆摊义卖石膏娃娃及周边产品,并进行展示宣传。

活动现场照片
四、主要成效及经验
文化传承与校园影响—社团活动将能够增添更多的色彩和乐趣,提高参与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同时也能够提升社团成员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社团通过手工的模式,尝试将传统文化融入创作,如制作主题石膏场景,成为学校教育传播的特色载体;年均举办各类活动20 余场,参与人数超 500 人次。2、经验总结。注重 “以老带新” 传承机制,设立小型“工作坊”,形成创作经验与技术的系统性积累。
五、活动照片
太行山特色社团活动现场照片
太行山特色社团活动现场照片
社员在创作作品
社员在创作作品



社员在创作作品以及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