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功能概述
1、课程实践教学:作为专业课程的实践依托,基地为声乐、器乐、视唱、微课、音乐制作等一系列课程提供实操平台。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并掌握录音设备的操作技巧,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动手能力,深入理解录音技术与艺术的专业内涵。
2、作品创作孵化:这里是学生创意的孵化地,支持各类作品的录制与创作。无论是个人的朗诵作品、音乐创作,还是团队协作的广播剧、影视配音项目,学生都能利用基地的专业设备,从创意构思到最终成品输出,完整地实现自己的创作想法,锻炼创作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
3、行业模拟体验:按照真实录音行业标准构建,基地模拟了从前期策划、现场录制到后期制作的全流程工作场景。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熟悉行业规范、工作流程以及团队协作模式,提前适应职场环境,为毕业后顺利进入录音相关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进程
1、创立初期:学校着眼于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建设了录音实训基地的雏形。初期配备了基础的录音设备,初步满足了部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需求,开启了校内录音实践教学的探索之路。
2、稳步提升阶段:随着专业建设的推进以及对实践教学质量要求的提高,学校持续加大对基地的投入。陆续购置了更专业的音频工作站等设备,不断优化基地的硬件设施。同时,对基地的声学环境进行改造升级,从空间布局到隔音、吸音处理,严格遵循专业标准,为高质量录音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保障。
3、深化发展时期:近年来,基地积极拓展功能与合作领域,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录制工作,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加强与校内其他相关专业的联动,共同开展跨专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
三、现状展示
1、硬件设施:目前,录音棚占地面积40平方米,配备了行业领先的录音设备,设备数量充足,可满足实训需求,基地由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团队负责管理与指导,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2、教学与实践活动:基地承担了大量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任务,同时,积极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如大艺展、大科节、计算机大赛、中国好创意大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参与校外实习与项目实践,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四、成绩斐然
1、学生作品获奖:依托录音实训基地,学生在各类专业赛事中屡获佳绩。作品获得大艺展、大课节十余项,《凯旋》获河南省大艺展一等奖和创作奖,2024年计算机大赛混音大赛三等奖,还有多首作品获得技能大赛、朗诵大赛大奖。
2、人才培养成果:专业成立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录音、音响、音频专业人才,且大部分在录音相关行业就业,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良好的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3、社会服务:
基地多次参与市内演出的录音工作,如市春晚节目的录制、公益广告录制等,获得良好社会反响。
五、未来展望
未来,录音实训基地将继续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实训内容,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集教学、创作、研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音频实训平台,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