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课程设计(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对应的教学资源、教学设计与方法、教学活动与评价等) 教学目标 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教学方式,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广告设计的理解和认知能力,还培养课堂教学中所缺乏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课程属于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的技术应用型课程,他实现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能力模块的对接,同时在教学后期涉及了综合模块能力训练,是本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学生通过本实验(实训)课程的学习,基本掌握广告主题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 第一章广告设计概述(2课时) 第一节广告及广告设计的定义和功能 第二节广告的发展历史 第三节广告的分类及其性质 (实践实训) 第二章广告设计的创意(2课时) 第一节广告创意概述 第二节广告创意的原则 第三节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 第四节广告创意的程序 (实践实训) 第三章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6课时) 第一节写实与联想 第二节夸张与比拟 第三节对比与比喻 第四节幽默与悬念 第五节情感与名人 (实践实训) 第四章广告设计的视觉传达(2课时) 第一节广告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字体的选择与字体设计 第二节广告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广告色彩的选择与色彩搭配 第三节广告视觉语言的基本要素--版式结构的变化与特征 第五章行业广告创意设计分析(8课时) 第一节交通运输类广告 第二节房地产广告 第三节家庭日用消费品广告 第四节食品饮料广告 第五节药品、保健品广告 第六节金融广告 第六章广告设计的流程(2课时) 第一节平面广告设计流程及印刷 第二节影视广告设计流程 第三节网络广告设计流程 第七章广告创意设计实践(6课时) 第一节中商集团"M"公司回馈卡平面广告创意设计 第二节金鼎地产广告推广方案 第三节江铃汽车平面广告创意设计 第四节永和豆浆品牌形象广告创意设计 第五节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创意设计 第八章广告文化及广告公司(2课时) 第一节世界级广告大师的经典创意哲学 第二节广告与中国民族文化及传统文化 第三节广告公司 (实践实训) 教学设计与方法 通过实践,使学生提高设计思维和动手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好的广告设计作品,使之体现出完好的传播性、服务性、美化性、宣传性功能。设计实践分几种方式进行:A、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虚拟性广告设计;B、根据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进行设计;C、主动出击,学生主动联系厂家寻找实际课题;D、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的设计活动。 在社会实践教学上通过参观包装企业、产品博览会、包装行业展示会以及商场产品包装调研等形式,开拓学生视野,了解市场动态,把握设计潮流。 在广告设计的教学上,我院积极探索出了结合我院特色的教学体系。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度与广度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 突破了传统的课堂面授式的教学方法,形成了与市场和社会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强调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课程设计实题真作。 摸索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改革途径。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两者不可分割。我院在教学改革的同时,强调了教学科研的总结,撰写了不少论文与专著;同时,也强调设计产业化的研究,加强了设计与市场的联系,为新世纪的设计教育模式探索指明了方向。 教学活动与评价: 注重教学质量,将广告设计教学与“社会” 、“市场”相结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着重关注社会热点。有目的地进行广告设计的教学方法,收到良了的效果。 对于学生学业成绩评价采取“课堂+企业”模式,课堂专业知识的考核由任课老师负责,实践、实训成绩的考核由学生实习企业负责制定考核评价标准,负责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组织与实施。然后根据专业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的评价综合评定出学生该科目的成绩。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级艺术设计作品展览,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级专业比赛,在重视教学质量的同时,鼓励参与社会专业竞争,在社会上得到较好的声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