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朋友们:
1983年建市以来,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河南省“三优杯(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竞赛六连冠,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正式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十年来,我市创建工作持续发力,从不停顿,从不懈怠,一直在路上。城市品位持续提升,发展活力日益增强,我们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的巨大变化。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既包括环境的整治,又包括文明行为的养成,更包括道德心的培育。其成果不是仅供少数人享受的“奢侈品”,而是每个市民共同享有的“必需品”。为使广大市民更好地了解创建工作、支持创建工作,现将有关情况向各位市民报告如下:
1.为什么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实践证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市开展的“一创双优”(创新思想观念,优化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是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进一步推动和深化。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在使经济实现赶超发展的同时,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更善,城更美,社会更和谐,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
2.我市是怎样大力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
一是在媒体开设专题专栏,多层次多角度宣传阐释讲话精神,报道干部群众学习贯彻讲话精神的生动实践。二是从市委党校和县区委党校选派骨干教师组成宣讲团,深入农村、企业、社区、学校进行宣讲。至目前,共宣讲1500场,直接受众15万人。
3.我市是怎样运用网上访谈、基层宣讲、展览展示、演讲征文等群众乐于参与的方式,长期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的?
一是开展网上访谈,运用濮阳文明网、濮阳新闻网、手机报、飞信、微博、微信等媒体开展了以“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的大讨论,组织网友撰写评论文章,开展网上访谈。二是开展基层宣讲,组织党校教师和社科理论工作者赴各县区、乡镇办、社区和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宣讲活动,解读有关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实践要求。三是开展展览展示,利用报纸、电视、市属网站和建筑围挡、公交站点、阅报栏等经常性刊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内容和公益广告。四是组织演讲征文,开展了“中原唱响中国梦” 征文活动和“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知识竞赛。
4.今年我市在《濮阳日报》、濮阳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拿出重要版面时段、开设专题专栏,大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24个字,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具体内容是什么?
12个主题词、24个字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5. 今年我市是怎样在全市开展最美人物、时代楷模、善行义举的推选举荐和学习宣传,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
我市开展了“最美人物”系列评选活动,共评选出“最美教师、最美医生、最美护士、最美警察、最美导游、最美志愿者、最美劳动者、最美家庭、最美环卫工人、最美司机”等十类,100名最美人物。
评出5位时代楷模,分别是淡泊名利的李文祥、吃亏奉献的李连成、爱岗敬业的李全芳、优秀志愿者宋丽萍、排爆英雄李权卿。
各级各单位按照“仁、义、诚、敬、孝”五个方面,层层推荐评议“身边好人”,普遍设立了“善行义举榜”,引导人们学好人,做好人,放大“濮阳好人”现象。
6.我市是怎样建立诚信“红黑名单”制度,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并定期发布的?
我市建立了诚信“红黑榜”发布及褒奖诚信、惩戒失信联动机制,把恪守诚信者列入“红名单”,把失信违法者列入“黑名单”,坚持每两个月发布诚信“红黑榜”一次。至目前,先后发布三次诚信“红黑榜”,把160家企业列入诚信“红名单”;把120家企业和53名个人列入失信“黑名单”。
7.中央文明委印发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我市是怎样安排部署的?
中央文明委印发《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后,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濮阳市志愿服务制度》、《关于对志愿服务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的通知》和《关于在全市共产党员中广泛开展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见》等文件,并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目前,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社区“邻里守望”成为响亮品牌,争当志愿者成为不少市民的生活方式。
8.近年来,我市是怎样大力弘扬志愿精神,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的?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在新闻媒体开设“学雷锋,我行动”等专题专栏,开办濮阳志愿服务网,利用宣传栏、道德提示牌、电子大屏等,广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二是成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社区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200多个专业志愿服务大队、600多支志愿服务小分队,城区注册志愿者 9万余人。三是创新培训方式,打造培训平台,组织实施了全方位常态化培训,举办培训班700余期,培训志愿者5万余人次。四是广泛开展了“邻里守望”、党员志愿服务等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780多名残疾人、3500多名空巢老人、4000多名农民工、10000多名留守儿童得到经常性的关爱帮扶。先后涌现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宋丽萍、“全国社区奉献之星”杨志军、“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获得者”冯铁良等一大批优秀志愿者典型,带动形成了以争当志愿者为荣的社会风尚。《光明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我市志愿服务的做法。
9.我市是怎样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的?
我市先后印发了《濮阳市社区志愿服务方案》、《关于加强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深化“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关于文明单位进社区开展“奉献园”活动的通知》、《濮阳市社区志愿者培训制度》、《濮阳市志愿服务记录记时管理制度》、《濮阳市志愿服务奖惩激励制度》等制度,形成了注册登记、教育培训、服务对接、活动记录、激励回馈等完整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10.我市开展了哪些法制宣传活动?
一是开通了24小时法律援助热线12348,随时解答法律问题。二是常年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推动法制宣传“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三是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世界版权日、“12·4”法制宣传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集中开展法制宣传。四是针对领导干部、农民工、青少年学生等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法制宣传。
11.我市是怎样开展社区民主建设与管理的?
一是两大机构“管事儿”。每年召开居民代表会,选举居民委员会(居委会),共同商讨社区重大事务。二是两大会议“说事儿”。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听取居委会工作汇报、讨论社区重大事项;召开建设恳谈会议,及时听取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12.我市是怎样开展“文明交通行动”的?
“文明交通行动”首要是“安全”,其次是“有序”,具体落实在“12257”专项行动上。
——“一引导”,组织文明交通志愿者到交通路口、车站开展文明交通公共引导行动。
——“两普及”,普及交通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普及驾驶员、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主题教育。
——“两评选”,评选“文明交通驾驶员”、“文明交通志愿者”。
——“五创建”,创建“文明交通示范单位”、“文明交通运输企业”、“文明交通示范社区”、“文明交通示范学校”、“文明交通行政村”。
——“七整治”,大力开展酒后驾驶、涉牌涉证、乱停乱放、占道经营、三轮载客和闯红灯、“走逆行”等七大专项整治行动。
13.我市的道德模范有哪些?搞了哪些宣传活动?
“濮阳好人”全国有名!短短几年,我市有李文祥、陈九等2人当选全国道德模范,李连成、宋丽萍、李权卿等3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有“老李热线”、李五辈等36个集体和个人荣登“中国好人榜”。
为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我市组织了一系列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传活动,特点是:
——“最广泛”。在报纸、电视、网络开设“濮阳好人”栏目,在全市层层开展道德模范巡讲活动,涵盖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各个方面。“李文祥事迹报告团”讲到了全省和济南军区;
——“最持久”。持续多年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和“三李精神”宣传活动,在市博物馆永久设立“三李精神”先进事迹展,集中宣传李文祥、李全芳、李连成三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最精要”。运用文艺形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在全市上下开展了“道德模范故事汇”,这是我市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有效举措。
14.我市打击过期、变质、伪劣食品的措施有哪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首先欢迎大家拨打12331(餐饮行业)和12315(流通环节)举报电话,共同维护我们的食品安全。
除此之外,我市还设置了“四大环节”集中打击过期、变质、伪劣食品。一是监管。确保“查得到批发来源,说得清监管责任,控得住零售企业”。二是检测。认真开展食品法定检测和快速检测工作,严把食品安全质量关。三是清剿。大力开展不合格食品清查及季节性、节日性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全面清剿不合格食品。四是抽查。依托“移动执法平台”,随时开展市场抽查,及时发现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15.我市是怎样打击“黄赌毒”的?
一是全面部署。下发打击黄赌毒工作方案,全力开展社会环境整治。二是重点打击。对容易滋生黄赌毒行为的行业场所,实施重点监控、经常检查、严格执法。三是监督举报。广泛宣传黄赌毒的严重社会危害,建立奖励机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违法行为。
16.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一是未成年人熟知并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个字”。二是中小学校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要有具体方案和实际效果。三是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落实体育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要求。
17.我市是怎样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情况,畅通市民反映创建问题的渠道,并及时处理群众反映问题的?
一是广泛宣传,利用报纸、电视及时宣传报道我市创建工作情况。二是建立了市民热线,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接听群众来电,受理群众投诉和意见建议。三是建立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巡防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四是实行重大问题听证制度,听取市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让群众参与重大决策。五是成立了市民巡访团,在政府和市民之间架起了桥梁,建立了纽带。
对于市民提出的问题由“一创双优”活动办和市文明办进行分类,一般性问题由“一创双优”活动办和市文明办协调有关部门及时解决处理;重大问题交由市委常委会和市创建指挥部工作例会协调解决处理。今年以来,共收集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2890件,办理反馈率达到100%。
以上问题,向广大市民报告。创建文明城市,共享品质生活,是我们永不止步的追求。文明路上,生活美好,有你有我!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