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方寸之间藏龙韵 作业变身冰箱贴——艺术学子创作地域特色邮票冰箱贴

发布日期:2025-05-27  来源:   点击量:

“叮——”当一枚印着龙记忆的小物件轻轻贴上冰箱门,濮阳的千年文脉便从中华第一龙雕塑、水秀大剧院、从城市地标里“活”了过来,成为日常触手可及的温度。

这是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2023级《文创产品设计》课程的结课作业——《探寻濮阳——城市文创设计》,作业要求以濮阳标志性建筑为灵感,通过矢量风格插画勾勒城市独特轮廓,进行海报及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用方寸之美,让龙乡濮阳的故事,从课堂走向生活,从图纸变成“可带走的文化名片”。

设计者:2023级艺术设计3班  郭永博  指导老师:申晓娟

一、8款“微缩龙乡”:把濮阳的地标“印”在生活里

这次的城市文创设计,瞄准了“小而美”的文创载体——冰箱贴但不同于常规的几何造型,学生大胆借鉴邮票的经典形式复刻邮票的排版逻辑,让每一枚冰箱贴都像一张“未寄出的明信片”,自带故事感。8款设计的元素选择,全取自濮阳人最熟悉的城市记忆,冰箱贴不只是装饰,更是会说话的文化导游

二、“课堂作业”到“文旅商品”:《文创产品设计》的“转化密码”

这套冰箱贴的诞生,远不止“画张图、做个模”这么简单它是《文创产品设计》课程“文化解码—需求洞察—落地验证”三阶段教学的实践成果。

课程要求学生先做田野调查,如去濮阳博物馆蹲点记录访客最感兴趣的展品,在中心广场采访市民对城市地标的情感记忆,甚至分析电商平台上卖得好的地域文创有什么共性,最终实现这套高颜值的亚克力冰箱贴。另外,还有配套的其他产品设计内容等待落地课程作业中还有更多的作品内容具有商业孵化价值。

三、“设计课”变成“文化传播课”:我们在培养怎样的“文创人”?

用设计翻译文化,用产品连接人心。学生们在设计实践中不仅学会了市场调研、元素提取、视觉符号表达,更读懂了文化转化的底层逻辑——真正的好文创,要让本地人“看了骄傲”,让外地人“看了好奇”,让所有人“看了想带走”。

设计课程的核心,从来不是产出多少作品,而是培养学生用设计服务社会的能力当课堂与地域文化深度绑定,学生的设计就有了;当作品与市场需求对接,文化传播就有了

戚城遗址中华龙碑,从课堂的草图到游客的冰箱——这些小小的邮票冰箱贴,正在用最日常的方式,讲述着濮阳的“现在与过去”。一枚“龙乡记忆”,平凡的生活,了一分文化的温度。

#互动话题#

你心中最能代表濮阳的文化符号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不定下一款文创设计,就有你的灵感!

资料下载

版权所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河南省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西路249号 豫ICP备16013445号-1 邮编:457000 联系电话(传真):0393-467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