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4日上午,在艺术学院院长魏汉武带领下,冯长喜、姜春燕、李天龙等一行来到南乐县“彩塑小镇”参观考察,并与当地领导进行文化交流。

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汉族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南乐面人常见的有十二生肖、龙、凤、石榴、苹果、花卉以及象征六畜兴旺的家禽、家畜和象征长寿的寿桃等,每一种类又有多种形式,制作工艺也非常考究,包括和面、捏面、揉、捏、剪、盘、叠、镶、组合、压纹、蒸、上色等多道工序。图为姜春燕老师在学习制作工艺。

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婀娜多姿、衣裙飘逸的美女、天真烂漫的儿童,以及各种神话故事、戏剧、历史人物精致的玻璃框内,就成为人们喜爱的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


参观结束后院领导和当地主要领导进行文化交流和艺术共赏,希望将此类匠人精神保护好并得以发扬传承下去,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