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妻档”职工。
耿烨和刘净利夫妻二人均是建筑工程学院教师。5月5日下午,正准备晚饭的夫妻二人收到学校号召返校封闭管理的通知。二人放心不下二年级的女儿,但深知学校防疫工作重于一切,容不得多想,二人立即收拾行李,将女儿送至爷爷奶奶家,随即奔赴学校。
积极备课,按时授课,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夫妻二人与学生一道同甘共苦,让学子们焦躁的心得以平静,让学生树立了积极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疫情。二人每天还得挤出时间辅导和检查孩子作业,配合孩子开家长会,为孩子上报健康信息、核酸信息……每项任务都尽最大努力去做好。

石烁和马志颖均为建筑工程学院教职工。石烁身兼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自3月9日第一波疫情以来,绝大部分时间均主动留校驻守,照顾家里的时间极少。5月5日下午接到通知后,夫妻二人毅然决定克服一切困难也要投身学校风控管理中,将刚满两岁的女儿托付给年迈的孩子奶奶照顾。二人双双奔赴前线……

郭呈祥和黄慧二位老师是建筑工程学院的“老牌夫妻档”,郭呈祥是建筑工程学院的资深党员,黄慧老师更是患有慢性病。接到学习号召后,二人毅然决定参与学校封控,坚决站好自己的岗位,克服一切困难坚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得益于一群在基层岗位上默默无闻牺牲小我的人,夫妻职工正是这样一群人的缩影。

(二)温暖妈妈转身抗疫战士。
辅导员魏慧娜老师是一对小学一年级双胞胎儿女的妈妈。自春季疫情以来,魏慧娜老师一直坚守岗位,驻守学校。安全教育、心理疏导、核酸检测、学生流调,在学校她是学生的精神依靠;作业辅导、家长会、班级活动,孩子们习惯了妈妈的辅导,魏老师只能挤时间远程兼顾。
单亲妈妈刘文娟老师在学院发出教师入校号召时,积极响应,第一时间入校封闭,将13岁的儿子独自留在家中。在学校认真备课、认真授课。工作之余,她要远程指导孩子独立学习、独立生活。孩子每天独自下楼排队做核酸检测,自己给自己做饭、洗衣服、生活独立不让妈妈担心。母子齐心,都是棒棒的!
娄艳华老师与爱人两地工作,一直一人带孩子。接到返校通知,将二年级的孩子匆匆托付给了的父母。又遇上小区封控,积极协调各方,路上通过重重关卡,5月5日晚上十一点赶到了学校。以心为灯,尽己所能,积极投身到防疫的队伍中。

张玉龙老师家里只有孩子奶奶和两个孩子,大的小学二年级,小的才三岁,在接到紧急通知后,张老师当机立断,立马把家人送到老家,返校参与封控,吃住在校,与学生一起共渡难关。在学校给学生上课、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之余,张老师抽时间线上给孩子辅导学习。张老师的工作得到家人的大力支持。幼年的孩子瞬间长大了,也会安慰妈妈说:“妈妈放心吧,我们听奶奶话,你在学校也好好地!”孩子奶奶说:“不用担心,孩子交给我就行”。老公说:“家里一切交给我,等你安全从学校回来”。


郝慧敏老师和爱人都是远离家乡在濮阳工作。疫情当下,郝老师将四岁多的儿子留给忙于工作的爱人照看,毅然选择奔赴到工作岗位。除了基本教学任务之外,郝老师还肩负教研室的各项工作,调度教学变化、收集和汇总教师的课堂考勤。郝老师说“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的重中之重,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是我们每位教师党员的首要责任。我们要同舟共济,众志成城,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郝老师,好样的!

人们常说:“妈妈的作用往往是不可替代的。”这些温暖妈妈们“舍小家为大家”,积极投身学校疫情防控前沿阵地奋战的感人事迹鼓舞了广大师生。众志成城,万难可渡!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疫情面前师者担当!
(三)建工战士为学生筑牢钢铁长城!
在大事面前,建筑工程学院从来不缺冲锋在前的战士。5月5日,建筑工程学院除了3位待产妈妈和不满足疫情防控行程标准的个别教师外,领导、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共计41人,第一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奔赴防疫前线,誓为学生筑牢钢铁防线。领导靠前指挥,身先士卒;老师认真备课上课,慰问学生生活;学生管理队伍组织学生核酸检测、行程流调,为学生做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忙到深夜成为常态;学生干部和志愿者也纷纷投入这场战斗,为同学的安全稳定和生活保障在一线奋斗着。






请同学们放心!建工防线已筑牢!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主动遵守疫情防控规定,一且行动听指挥,这场战争的胜利一定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