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风采

THIS NAME

教学名师

首页 >> 名师风采 >> 教学名师 >> 正文

省级教学名师——张香竹

发布日期:2024-10-24    作者:     来源:     点击:

张香竹,人文学院教学副院长,三级教授,曾获得的荣誉称号有: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濮阳市第十二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老师等。主要担任《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课程。

平凡的岗位无悔的选择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从教已有29年。期间有过心酸与痛苦,但更多的是美好的回忆和累累的硕果!29年,弹指一挥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多么渺小的一瞬,可是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讲,却又是那样的重要,人的一生能有几个工作的29年呢?在工作中,我对教育教学及教师这个职业有很多体验和感触。

在教学中我越来越发现,教师工作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学校生活丰富多彩,教学资源不断出新,与其说在教学生,不如说是和学生一起感受学习的快乐……工作中常常会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愉悦。教师职业让我更热爱工作。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确实如此,所以我总是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应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对教育事业要有献身精神,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高人之师,身正人之范”。在日常工作中,我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发掘自己的创新潜能,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不断照亮自己。正因为如此,我从喜欢做一个人民教师变成了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

每学期开学,当接到一个新的班级时,我首先向学生作自我介绍,再给学生作课程介绍,让学生清楚我教的这门课程在所学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内容与方法,如何考核等等。然后我再让每位同学上台作自我介绍,这样我会和每一个同学逐步认识和理解,再结合今后教学工作中他们每个人的学习反应对他们因材施教。

课前,在驾驭教材的前提下,认真备课,精心构思教学设计,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做好课前准备。课中,学生的反应是即时反馈的信号,我从不只按着自己教学设计的节奏走,我关注学生、关注课堂的生成,更关注自己的设想与实际教学的差距在哪里,以便不断调整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另外,我还会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贯做法,可以是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是四人小组,采取小组长抽查形式。课后,我进行教学反思,主要反思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重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对学生的知识以及心理状态是否了解”“教学方法、手段运用是否合适”等等。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说过:“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窄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并对后继教学行为产生影响”。

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经常警示自己: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不歧视、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真正把学生的痛苦或不幸以及他们各方面的良好发展放在心头,关注他们生活的冷暖、学习的进步和他们做人的好坏,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把教育和培养学生作为人生的理想。

平淡无味,润物细无声就是从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本作业,写好每一次板书中,时时处处给学生启蒙水至柔至弱,滴水能穿石就是从一次谈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中,点点滴滴教学生做人。

因为人文学院主要是教育类专业,培养的目标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业的单位主要是乡村小学,所以我时刻关注着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工作之余,我在华龙区一些乡村小学挂职锻炼,兼任过小学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等职务;曾到濮阳县石家集光明学校、新习镇徐堤口小学、五星乡腾飞学校等作专题报告,做到高校与地方学校共赢互利。

教育不是夸夸其谈浮光掠影,教育是一种良知的守望。要坚持一种操守,只有甘于宁静,方能以致远,正所谓:性天澄澈,何必谈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