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属各单位:
依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1年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通知》(教职成函〔2021〕583号)要求,为做好我校推荐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校级初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名额
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各1个。
二、校级初选评审条件及证明材料清单
(一)“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1.主持人须满足以下条件:
(1)基本信息。主持人须为本校专任教师且在本校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8年以上,具有教师系列副高级及以上职称5年以上,截至申报当年9月1日年龄不超过55周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及聘任证书、教师资格证】
(2)在教育教学和行业企业技术领域的影响力。是中原学者、“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中原教学名师(“千人计划”)、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国家级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或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主要成员(限前3名)之一者。【证书或相关文件】
(3)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近5年内,至少具备1项下列条件)【证书或相关文件、证明】
①累计具有企业相关技术或管理岗位半年以上工作经历;
②获得过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省赛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③指导学生获省级一等奖及以上(仅含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4)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近5年内,至少同时具备下列3项条件)【证书或相关文件】
①曾获得厅级及以上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限前3名);
②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任务)负责人且项目建设效果好;
③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限前3名)或主持省级及以上教改项目;
④正式出版本专业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或主编、参编正式出版的省级以上所从事专业规划教材1部及以上,且本人撰写不少于4万字;
⑤在CN学术期刊独著发表较高水平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上。
2.工作室其他人员构成条件【成员个人信息证明材料】:
(1)2名特聘顾问来自职业教育领域的教育教学专家和行业企业的技术专家各1人;
(2)成员包括本校和外校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人员等,其中,行业企业人员不少于30%且至少来自2家企业。
(二)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
1.主持人(可由校内专任教师或校外兼职教师担任)须满足以下条件:
(1)基本信息
校内专任教师须具有副高级职称5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不少于1年的“双师型”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及聘任证书、教师资格证、双师型教师文件】
校外兼职教师须按照《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教师〔2012〕14号)规定,与学校签订工作协议,同时是具有技师、高级技师或具有绝技绝活的技术技能人才,或省辖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或省辖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作协议及技术技能证书或其他相关文件】
(2)承担较高水平的研发项目。主持或参与(前3名)企业需要解决的技术工艺难题或技改项目,特别是参与国家、省、省辖市重点工程和科技计划项目;或承担绝技绝活代际传承任务。【相关证书、文件】
2.平台其他人员构成条件【成员个人信息证明材料】:
(1)学校“双师型”骨干教师4-6人;
(2)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企业生产一线技术技能能手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4人。
三、有关要求
1.主持人不得同时担任“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
2.请各学院认真对照通知要求(附件1),根据校级初选评审条件及证明材料清单,积极做好推荐工作。并于9月22日当天将加盖学院公章的《满足条件清单》(附件2)及相关证明材料报送至教务处305房间王启雅老师处,电子版发送至邮箱jwc4676609@163.com,逾期不再受理申报。
联系人: 李 静 王启雅
联系电话:4676778 4676609
附件1:《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1年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通 知》
附件2:“双师型”名师工作室、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满足条件清单
2021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