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THIS NAME

教务新闻

首页 >> 教务新闻 >> 正文

名师课堂|“网络课堂”的中坚力量

发布日期:2020-03-10    作者:     来源:     点击:

暖阳绚烂了三月,名师璀璨了课堂。从“讲台”走向“云端”,我们的名师顺势而教;师生同战“疫” ,乐声待春来,我们的名师躬身而育;新平台,新手段,授业且解惑,我们的名师尽力而为。她们在教育的征途上永怀热情,匠心致远。我校特推出“名师课堂”专题,展示我校部分教学名师在“云端”课堂突破与创新的教育故事,展现她们逐梦前行的奋进力量。

  “2020年的春天注定让人难以忘怀,往年这个时候,校园里已是百花初绽,书声朗朗,而今年,因为疫情,我们暂时只能通过网络平台在家中授课。作为教师,在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我们更应肩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一方面要高质量地完成新学期线上教学任务,另一方面也要密切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张老师说

 “这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所有人都被卷入了一场抗击新冠肺炎的‘战疫’。曾认为网络主播离自己很远,可这场‘战疫’,迫使很多教师成为了‘主播’。担任‘主播’的日子里,我时刻调整自己,确保自己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带领着学生一起迎接突如其来的挑战。在线教学、‘课’不容缓,我要尽最大努力,保证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王老师说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每个以身作则的人都是勇往无畏的战士。面对疫情的挑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作为老师的我们,熟练运用各种平台,用心上好每一节网课,便是对国家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宋老师说

“新冠肺炎疫情,将高校师生的距离拉远;停课不停学,让师生们开启了‘云’上学习的体验。线上教学,不怕距离遥远,只怕心不‘在线’。老师在授课的同时,也要做学生学习的引领人和督促者,让同学们收起心来、静下心去,上课‘在线’且‘走心’。”——闫老师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今年的开端与众不同。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隔空相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白衣战士一往无前,奋战在疫情一线。火神山医院的神速建设告诉我们建工人,学好专业课程可以凭自己的技术与力量与疫情抗争。” ——丁老师说

“同学们可知道,在学校网上授课全面启动之前的一周,老师们要做多少准备工作,而这些工作又需要多少幕后工作者的辛苦支持。老师为了能够完成在线教学,十八般兵器样样拿来,为了从三尺讲台走向一名合格的主播,每天早上6点起床,精心准备,淡淡画妆。这一切都只为了呈现课堂最美的模样。”——王老师说

 随着学校延期开学、线上教学等通知的陆续发布,我校名师们迅速反应,积极行动。身兼教研室主任的,立即精心落实学院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安排,带领本教研室任课教师制定各门课程网络教学实施方案。她们主动了解教师们网络授课的局限和困难,建立课程组微信群,组织教师共同探讨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构建线上高效课堂,快速实现教研室线下课堂到线上教学的迁移。

即使身为普通教师,她们也积极响应学院及教研室安排,马上由假期教案备课转为致力于线上教学探索。她们认为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同时也是全面推进教学工作数字化、信息化的契机。于是,名师们带头参加网上授课培训,结合教研室研讨查阅相关资料,反复对比,寻找合适的网络教学平台。之后,各位老师对照平台使用说明,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甚至借用家人全部的手机号建立直播群,她们一遍遍录制,一遍遍演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力以赴做好线上教学准备工作,保证了“云端”课堂的顺利进行。

平台选定,老师们又着手准备与之适应的教法,确定切实可行的上课方案。她们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态,设计调查问卷,根据学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上课前,老师们在各平台上传电子教材、教学PPT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参考,在MOOC等公共在线课程平台遴选优质课程资源推荐学生在线预习。

一、精神引领,激发热情

为持续做好学生们的思想引领工作,激发网上学习的热情,教学名师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做到“停课不停育”,在网络课堂中一如既往地进行价值塑造。

张园园老师特意为学生录制开课寄语,用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同志的讲话片段来激励学生,“把疫情当教材”,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坚定理想,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

王爱苹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热爱生活,激励他们昂扬的斗志,特意选取了红色歌曲作为练习曲目,将爱党爱国教育融汇到教学过程中。王老师还在课堂中加入作品赏析,做好学生的思想向导,提升他们的个人修养。

线上学习,学生们要面对不同科目的不同要求以及全新的学习内容、多样的学习平台,看视频、进直播、收通知、交作业,样样不能落下。闫晓红老师深深理解学生的压力,时刻把学生在放首位,带着理解、信任和鼓励走近学生,营造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帮学生打好线上教学的心理基础。

二、模式嵌套,精彩纷呈

线上教学,是一场超大型的师生交流和教学反馈活动,每个环节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反馈,是克服地域和时间束缚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学互动要贯穿始终,教学内容要足够充实,教学环节要尽量完备。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严肃性,有效实现线上教学目标。为此,名师们多举并施,打造机动灵活的多模式课堂。

王爱苹老师在进行作品分析、歌唱理论、声乐集体课和视唱练耳课时,选择的是钉钉直播授课的形式;在进行小组授课和个体课时,选择钉钉会议直播和微信视频进行授课。        

闫晓红老师结合课程特点,经过多种尝试,最终确定使用“EV录课+云班课轻直播”为主、微信群和腾讯课堂为补充的授课模式。  

宋爱华老师每节课的前30分钟安排学生进行MOOC课程内容学习及相关测试,课堂后半段引导学生通过云班课在线学习,对重要但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通过轻直播的方式与学生互动;对较难的知识点则通过钉钉课堂直播交流。

丁晓玲老师选取QQ直播和腾讯会议直播进行实时音频互动和屏幕分享,选取云班课互动开展线上教学,同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选取适合的课程资源以备随时切换。她还在课堂中增加了虚拟的三维动画,生动化解教学难点。

张园园老师选择云班课轻直播进行网上教学。课前,她围绕核心知识点录制若干个2-5分钟的教学短视频,课堂上在云班课轻直播中播放一组短视频,然后进行讲解、讨论、答疑,最后在云班课活动中开展头脑风暴或测试活动,接下来再播放下一组视频,依次循环。

王晶老师7点在微信群或QQ群里各种通知授课的内容,8点云班课签到学习云教材,9点腾讯课堂直播,10点钉钉视频会议提问,11点开始中国大学MOOC学习。

这样的课堂,看似忙乱,其实恰是老师们因材施教、因课施教、因人施教的最佳体现。不同时段、不同课型、不同平台的自由切换,很好地发挥了各平台优势,避开了网络拥堵。这种多个系统、多种模式的嵌套,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到课率,增进了教师、学生、教材、平台之间的互动,确保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精准指导,课后跟进

名师们全面关注教与学,注重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实践训练、巩固提升,着力提升线上课堂有效性。她们认真查看班课数据和教学报告,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进行课后总结和反思。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每节课后老师们通过云班课安排在线测试,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同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线提交。

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师们对每份作业都认真评阅。一张张图片放大审视,一条条音频、视频认真聆听。批改中,在给予学生肯定的同时,还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逐一提出解决思路和提高的方法。老师们的手臂酸了,眼睛疼了,可学生们的知识掌握牢了,师生感情更近了。她们说:“为了孩子,一切都值得!”

爱出者爱返” ,老师们的付出学生都感受得到,所以每一位名师的课都深受学生喜爱。她们的课堂,同学们几乎从不缺席。有位学生上课前本来因为身体不舒服而电话请假,可是当课程快要结束时,这位同学又发信息说:“老师,我现在感觉好点了,您能帮我补下课吗?”

勿初心绽芳华,不负春光不负己。”老师们说看到同学们在线学习时勤奋、认真的模样,就看到了青春的美好和未来的希望!

疫情防控是一次大考,前线抗疫的医护人员和英雄们的感人事迹是最崇高的人间大课!高质量地进行在线教学也是一次大考,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心、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对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大胆改革的最好诠释。

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教师们坚守教研一线,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智慧创新教学形式,为“战疫”贡献自身力量。萤火虽小,聚则有光。我们相信这点点星光终会聚成满天璀璨,划破漫漫长夜,迎来光明的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