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职业院校名师团队培育工作,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省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发布《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22年河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 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的通知》,遴选出31个“双师型”名师工作室、33个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我校建筑工程学院何玉红工程造价“双师型”河南省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和艺术学院工艺美术“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均通过评审。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传统工艺大师的培育,不断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坚持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多种途径强化“双师型”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技能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这次立项“双师型”河南省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师受濮阳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委托,进行政府投资项目造价审核,坚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审核,为政府节约大量资金;受濮阳市建设管理局委托,为定额站、监管办、中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进行培训。结合目前濮阳市建筑工地中技术人员识图技能薄弱,前沿技术掌握比较落后,发挥名师工作室的优势,负责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为建筑企业输送优秀的毕业生。
这次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草浮雕”技艺为基础立项的工艺美术“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是“通草浮雕”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陈军在传承古通草花的基础上,开创出了独特的雕刻技艺,作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一个载体,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见证,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使命。目前已获批河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第三批省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工作室也被评定为2022年河南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建设项目单位。我校通过建立传统工艺大师工作室,成立了通草浮雕研习社,开始《通草浮雕》公共选修课等形式对全校学生进行非遗技艺的传承培养。
接下来,我校立项的“双师型”河南省职业院校名师工作室和河南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将按照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设标准加强建设支持,不断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教研能力和研究协作能力,积极开展团队研修、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努力培育出一大批教学能力出众、技艺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通过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将“通草浮雕”深入校园,开展协同研修与技术创新,丰富实习实训资源建设,并有效拓展师生共同创新创业形式,为濮阳市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