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服务生活的意识,激发科学研究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活跃课外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发现和培育一批富有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的人才,助推“大众创意、万众创新”,经研究,我院于2020年4月8日至6月10日举办首届“大学生创新创意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创新改变社会· 创意改变生活
二、参赛对象
濮阳工学院全体在校生。
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建团队参赛。团队组建可跨班、跨年级,团队人数要求不超过5人。作品将根据参赛形式以个人或团队署名。
三、参赛作品类别及要求
(一)参赛作品类别
1.科技发明制作:在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设计产生的科技发明创造作品、工程设计作品、机器人创意设计作品等能够代表青年科技创新水平和奇思妙想创意的作品或其方案。
2.标识物设计:可利用平面设计软件进行商标、品牌设计,平面广告宣传方案设计等,参赛作品需附带详细说明。
3.濮阳工学院院徽(LOGO)设计:
(1)设计LOGO方案应特点鲜明,新颖且有创意,简洁美观,色彩协调,有较强的识别度和设计感;具有明显的标准图形、标准字、标准色,便于制作应用,符合传播需求;体现与河南大学的渊源,体现濮阳工学院的工学特色和地域特色,能充分体现学院的文化特征和精神内涵。
中文名称: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
英文名称:P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enan University。
英文缩写:HU PT
(2)作品需附详细LOGO基本信息和创意说明(包括设计图样尺寸比例、颜色及设计包含的寓意等);设计的LOGO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序良俗,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和使用,尚未被注册且不得抄袭。
(3)LOGO一经采用,其所有权、修改权和使用权均归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所有,设计者不得再使用。
(4)所有入围LOGO的知识产权、使用权以及活动解释权均归学院所有(最终院徽可能会结合多个参赛作品的构思制定)。
4.生活小创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可行的点子方案,或者设计出创意小工具、小作品。
5.其它创新、创意类作品。
(二)参赛作品要求及说明
1.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作品要突出新颖性、创造性、美观性、时尚性、实用性等特点,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参赛者可自行设计也可以由团队集体设计并制作,不得仿冒、抄袭他人作品,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有以上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参评资格,如因此引发法律责任由设计者承担所有后果。
2.设计者自留底稿,设计作品不予退还。
3.对于优秀的创新创意作品,学院将进行公开展览展示,优先推荐学校创新创业项目,也可由学院协助申请专利或推荐申报省市级或院级项目,进行深入研究。
四、大赛流程:
(一)初赛
1.作品报送时间:5月21日-5月23日
作品提交方式:参赛者将作品提交给各班负责人,以班级为单位报送给大赛评委会。
2.作品评审时间:5月24日-5月28日
初赛评定14件作品入围决赛。
3.入选决赛作品公示时间:5月29日-6月4日
(二)决赛
决赛时间:6月5日-6月10日
入围决赛的作品在决赛现场通过路演、答辩、作品展示等环节进行,向评委和观众全方位介绍作品创意,体会创新的乐趣与激情。
五、作品评选办法:
(一)作品讲解:组织开展评选会,每个班级选派三个代表,每个代表可投1票,路演和答辩后方可投票,每票分值5分,该环节评分占总成绩的50%。
(二)教师评委组参评:评委组老师参照作品简介对学生作品进行评分,每位教师2票,每票计10分,该环节评分占总成绩的50%。
(三)网络投票:组织开展线上网络投票,获得投票第一名者得14分,第二名13分,第三名12分,以此类推,14名入围同学均有得分。
(四)每个作品由以上三个环节所得总分角逐名次。
(五)最终得分相同者,由教师评委组参评成绩高低排序。若教师评委组参评成绩也相同,根据作品讲解所得成绩进行排序。
六、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3名;
三等奖5名;
优秀奖若干。
组委会将根据各班参加作品数量和质量,评选出优秀组织奖。
此次获奖作品作者根据获奖等级,给予个人量化、班级量化及评优评先加分,并在“到梦空间”计算学时。
七、赛事组织
主办单位:濮阳工学院
承办部门: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
大赛设立评委会,负责参赛作品的评审工作。
联系人:邹梦琳 鲁宏健
附件: 濮阳工学院“大学生首届创新创意大赛”参赛申报表.docx
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
2020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