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临,学校积极响应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进行校园封闭化管理。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硬仗,面对疫情,我院师生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勇于担当,迎难而上。有那么一群人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端,赵元鑫、任翔宇、韩光苑、杨超飞,濮阳工学院四名年轻的普通教师,他们听从召唤,服从大局,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了学院核酸检测的重任,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同事们亲切地称他们为濮阳工学院“四大‘采’子”。

自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开始,赵元鑫选择了全天住校,并积极主动投入到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封校一个月后,当其他老师换班轮休时,他再次主动请缨留校,“都走了,咱们学院就没有人进行核酸信息采集了;核酸采集工作多一个人,核酸检测就能快一点,就能为学生挤出来更多的上课时间”,尽管他当时腰部不适,时有疼痛发生,但他毫无怨言,毅然选择了坚持。

韩光苑,我院第一批核酸检测志愿者,主要负责信息采集、扫码等任务。未封闭校园管理时,在接到早晨六点开始核酸检测的通知,他凌晨四点半就从家出发,赶到学校就展开工作,一边扫码,一边维持现场秩序,每次扫码都需要三四个小时的时间,每次扫码达1000余人次。当学校封闭管理后,其他老师轮休时,他说“我留下来,与赵老师做个伴,不走了”。除了承担的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在其他老师返校在隔离期间,他主动承担起送餐、分发防疫物资等任务,还积极组织开展党史诵读比赛、象棋比赛和羽毛球比赛等工会活动。当其他志愿者身体不适,他主动替换,接替其工作,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杨超飞,今年九月份刚入职我院的博士研究生,也是我院第一批核酸检测志愿者。他九月初刚结婚,未休婚假就到校工作。他的妻子也是一名教师,受疫情影响,开学后,他与妻子只见过一次面;学校封闭管理后,他和其他同事一样选择住校值守,与新婚妻子再次异地分离,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服务我院师生核酸检测。在全市核酸检测时,他早晨五点起床,从家跑步前往学校参与核酸信息采集任务。当接到校内核酸检测全部工作由学校自助完成的通知,需要培训采样员时,他主动参加核酸采样培训会,由原来的信息采集员无缝切换为核酸采样员,同事和学生们直言他的采样动作相当标准。
任翔宇,我院2021级辅导员,负责核酸采样工作。在自己的孩子刚出生不到一个月的情况下,他和大多数老师一样选择了住校值守。除了临时承担的核酸检测工作,作为辅导员,他与学生同吃同住,以便学生第一时间找到他,更好地关心、关注、帮助学生。此外,他不仅要完成承担的教学任务,同时还要完成所负责教务管理工作,以及2022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保障我院期末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在学校大部分学生和老师都放假的情况下,赵元鑫、韩光苑、杨超飞、任翔宇,他们四位老师又勇敢地承担起了包括本科师生、其他院部留校师生及校内闭环管理区其他职工的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从核酸检测时间确定到核酸相关物资的领取、核酸采集,到最后的样品递送,都是由四人公共完成。天气寒冷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了进一步挑战,赵元鑫的双手因为扫码而被冻裂,任翔宇的手因为采样需要持续不断的用酒精消毒,小拇指被冻伤,但是他们四个没人退缩,依然坚持做好在校师生及其他相关人员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也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被大家称为濮阳工学院的“四大‘采’子”。
“四大‘采’子”将核酸志愿服务坚持到学院第一批学生返乡、第二批学生返乡,直到市里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他们是校园安全的守护者,他们用积极主动的行动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为打赢校园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出他们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