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部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动态  工作安排  学历教育  社会培训  技能认定  文件下载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社会培训
 首页 
 学院概况 
 新闻动态 
 工作安排 
 学历教育 
 社会培训 
 技能认定 
 文件下载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习平台 
社会培训
您的位置: 首页>社会培训>正文
加强工作能力作风建设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2024-09-17 17:26  

加强工作能力作风建设

积极推进职业技能培训

 

习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省委楼书记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是主体,职业院校是主阵地。”市委杨书记在“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动员会上,强调“一定要打开视野,一定要创新方法,培养技能人才”。新一届校党委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牢固树立主阵地意识,以全市能力作风建设为契机,面对改革创新、释放活力这一课题,自我加压,奋力进取,找准定位,主动担当,全力服务濮阳经济发展,闯出一条适合我市实际、对接我市企业需求的技能培训之路。具体介绍如下:

一、我校培训工作简况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在省委“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后,敏锐地觉察到职业教育的切入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抢抓机遇,筚路蓝缕,勇闯新途。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线上培训,紧紧围绕我市企业需求,主动对接,积极服务,受到市委杨书记的高度赞扬。2021年12月22日在我校召开濮阳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工作现场会,会上我校党委刘洪浩书记作典型发言。杨书记指出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工作,是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的基础性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尤其是“高精尖缺”技能人才,奋力开创技能培训工作新局面。杨书记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保持战略定力,在组织推动上再发力,在工作合力上再加强,在政策办法上再创新,在考核督导上再压实,着力打造可量化、可评价、可奖惩、可复制的职业技能培训教育体系。

市委市政府为了将“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推向新高度,市领导带头学习,通过1个多月的准备,于2022年2月25日,26名市级领导干部在我校经过考核,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走在全省前列,为我市“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作了表率。

我校现已培训毕业季在校生6551人。建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线上社会培训平台,建立社会评价中心,获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22个工种,已有4076人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培训师资建设,整合出52个工种进行开发,23项获专项能力考核资格。自去年9月份以来,与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共同开展“助企强技”活动,与30家企业开展合作培训,培训企业工人1499人;与中原石化、德力西电气等大型企业培训新型学徒制395人,累计培训各类人员1万2千多人。全校教职员工带头参加培训考证,现已完成898人次学习培训,并取得技能等级证书。学校社会培训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获得市委书记杨青玖和市长万正峰同志高度评价。

二、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作为

学校党委响应省市委号召,躬身入局,主动作为,发挥主阵地作用,扎实开展“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活动,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全校开展大讨论。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市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也是近年来被河南省确定的全省34所“双高校”建设示范校之一。建校2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历任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得到了长足发展。但站在新的起点,如何更好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要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对总书记这一要求,我们认真感悟,在全校开展“我们是谁的学校,我们该为谁服务,我们该怎样服务”大讨论,通过讨论,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我们是濮阳市委市政府、全市人民的学校,我们该为濮阳经济发展服务”上来,明确了“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濮阳高质量发展”的办学新定位,定位的明确增强了大家躬身入局的行动自觉。开展技能培训是“双高校”建设的主要内容,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学校的培训工作处于停滞状态,每年培训量微乎其微。自去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省委、市委实施“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的机遇,把开展“人人持证,助企强技”作为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服务濮阳发展的切入点。学校党委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技能培训工作,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其他高校聘请专业人才驻校指导,明确了工作任务,层层动员发动,向大家讲明了为什么要开展技能培训,怎样开展技能培训,使大家思想统一、任务明确,为开展好这项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搭建平台,用好资源,积极提高培训能力

1.搭建两个平台

一是建成线上社会培训平台。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启动线上培训,已覆盖全体毕业季大学生。建成了濮阳职业技术学院线上社会培训平台,正在积极争创省优秀培训平台。

二是建立社会评价中心。去年10月份,在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电子商务师等22个工种,已获人社部批准,同时开展培训考证工作。至今已培训10921人,申报认证4076人。

2.用好三种资源

一是加强培训师资建设。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用好现有教师资源。学校现有教授65人、副教授234人,博士17人,硕士553人;设有13个教学院部,开设61个专业。对接濮阳市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家居、羽绒制品五大传统产业升级,推动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四大新兴产业规模高质量建设。目前学校整合出52个工种进行开发,23项获专项能力考核资格。

二是积极开发优质精品课。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目前已开发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6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7门,为提升培训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整合培训实操场所。学校现有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71个,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1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7个。深化校企融合,抓好校内实训场所提升改造,把实训环节放在我市重点企业,在我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上取得12个工种第一名的好成绩。

(三)紧贴社会需求,突出培训重点,全面开展技能培训

1.全校教职员工带头参加培训考证。校领导带头学,教职员工根据自身工作需求,选取合适工种,确保每人至少拿到一个技能等级证书,现已完成898人次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学习培训,已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2.加快在校学生技能等级培训。自新生入校起,就将技能培训纳入教学规划。二年级末,确保90%以上学生拿到至少一个中级资格证书。到毕业时,取得职业资格高级证,鼓励学生多拿证。现已培训毕业季在校生6551人,有2179人取得中级职业资格证书,2600多人正在准备考证。去年毕业生大多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业率达97.8%,创历史新高。

3.抓好社会培训。充分发挥我校是河南省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学校建有培训楼、餐厅,能满足500多人的食宿需求。近几个月已培训鉴定焊工361人、培训企业工人1499人,另有300多人正在培训。与十多家企业签订超千人的新型学徒制培训计划。

三、经验启示

(一)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开创“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培训新模式

1.校企共建基地。下一步,学校将要求每个学院必须选定一家或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融合。支持企业开展“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培训,实现学校、企业无缝对接,力争促成校企共建基地。

2.校企联合招生。对用工缺口较大的重点企业,探索实行校企联合招生模式。双方派人,面向职业高中或者应届高中毕业生,推荐企业,选择心仪企业上班;同时通过单招录取到学校相对应专业,校企共同制订培训内容;企业组织好这批学生,学校送教入企。这样,企业有了稳定且具备高技能的职工,学生学到一技之长并能拿到专科文凭与高级技能证书,家庭省去一笔可观的供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学校培养了一批能扎根濮阳的高技能人才。目前,订单班在校生共3106人,下一步尽力扩大我市企业比例。

(二)站在新起点,扬帆再出发,全力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校党委号召广大师生,以“作风能力建设”为契机,在建设“四个濮阳”大潮中,勇立潮头,争做先锋。

2021年6月至今,几个月时间,职院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慢、散、懒现象逐渐销声匿迹,干好事、干成事、能干事成为大家共识。广大教职工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取得可喜变化,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明显进步,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

下一步,我校制定了年培训5万人次、3万人次持证的计划,再增加20个社评工种,建成5个以上校企共建培训基地,年培训新型学徒1000人。为达此目标,我们将加压奋进,不辱使命。做好培训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我们的口号是:“入千企,行万里,提能力,强服务。”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苦努力,哪来春色满园。我校将以优异的培训工作业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版权所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部,地址:河南省濮阳市黄河西路249号,邮编:457000,联系电话:0393-4676708,4676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