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培养目标与具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人文社科、管理、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既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又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特色
(一)目标特色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既具有较强社会体育运动技能、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健身咨询与技术指导,又系统掌握管理、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有效地从事经营、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不仅有别于传统体育领域中各类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定位,同时也是本专业的最主要培养特色。
(二)课程特色
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拓展休闲体育课程建设,突出体育休闲特色;以社会人才需求规格为标准,强化经营管理能力训练;以休闲体育服务过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以职业形态设计专业技能专选课程,通过专业技能课程群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人才培养。
(三)实践特色
在我院原有的与体育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加强模拟场景与实景教学,共同完成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参访见习、校内实训、校外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任务,初步形成“以学校实训基地为主、社会实践基地为辅”的教育实训体系,以培养社会体育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一)主干学科:体育学、公共管理;
(二)主要课程:社会体育概论、体育管理、体育经济学、社区体育概论、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俱乐部管理、体育服务运营管理等专业理论课程和体育健身与娱乐运动项目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