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新闻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

【作者:石晶莹 | 发布日期:2018-06-25 】

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花拳”

2018625日上午,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健康学院全体学生于体育馆参加著名“梅花拳大师”雷庆军老师,顾名思义,梅花‘拳’,即是体育武术中的一种,他还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经过梅花拳大师的了解,梅花拳是清代,邹宏义,字光大创造的。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梅拳,也是中国传统武术拳种之一。为了演练方便,在地面演练的较为广泛,称之为落地干枝梅花桩。梅花拳不仅有锻炼身心、治病救人、技击制敌、开发智慧”的功能,它还历尽沧桑,几经巨变,但至今仍然能保持着的精髓和原貌,也的确堪称是中国武术界的一大奇迹。它的运动的特点和拳法的特殊结构就可以看出:

一、梅花拳是没有固定的拳术套路。它的基本拳路称为“架子”。二、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中有“桩步五势”和“行步”。练拳时“桩步五势”要站桩,要静止不动:“行步”是不断变化的动作要迅速轻灵,这一动一静两种极端的情况要在一个拳路中交替出现,这真是一种奇特的练法。三、在梅花拳的基本拳路“架子”和对练拳路“成拳”中都必须要在“四门八方”各个方向上练习。何谓“四门八方”?即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方位,也称为四正四隅。此外在梅花拳的掌法,拳法和腿法中也要有“九宫之变化”九宫也就是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及中一点,拳术的变化也是人体的一种形体的动动。四、在梅花拳的“架子”中因有“桩步五势”和“行步”的不同练法,“桩步五势”可练全身之气。练时要凝神,聚气,调息,懂聚气之法,这显然是在“练内”。而“行步”是练步法法之轻灵迅速,这主要是“练外”的,因此它是“内外兼练”的。

因此,梅花拳从名字就可得之它的文化精髓像梅花的香气一样源远流长,香远益清,还像梅花一样梅清傲骨,在百花丛中傲然独立,在武术中独占鳌头。

在梅花拳大师精心解说下,同学们掌声阵阵,响彻整个教室,也为此次讲座画上圆满句号。

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