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法制教育内容


前言:
在高等学校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思想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
2018年9月8日由体育健康学院邵帅老师在体育馆南门、班级中开展了法制教育课程,邵帅老师幽默生趣的话语把严肃生硬的法律课程开展的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课程以以下几点开展:
一、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社会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会的两大调节机制,两者共同担负着调节社会关系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把某种价值体系、价值观念、行为和观念的准则灌输到人的意识中,使其形成相应的信息、品质和习惯,达到自我调节控制和自我监督的目的。法律代表了阶级的意志,是推行国家、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强制手段。人们行使权力、履行义务,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还要遵守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建设对高校的要求之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高校最重要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培养的对象,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在校期间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广受国家、社会、家庭的广泛关注。如果发生涉及大学生的“安全事件”,就必然会牵动社会、家庭、宣传媒体和大学生群体的神经,影响高校安全稳定甚至在全社会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防范于未然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三、反邪教警示教育
加强校园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师生识别抵制邪教的意识和能力,坚决防止邪教组织对学校的滋扰破坏和对师生的拉拢渗透,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通过反邪教警示教育课程,达到让师生们认清邪教本质、自觉抵制邪教的目的,培养学生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开展“防诈骗”活动。
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理财观念,大学生往往成为犯罪分子的选择对象。请同学们谨记简单易懂的防骗口诀,“天上不会掉馅饼,迅速致富全是坑,入室推销不可信,销售代理多骗人,生人搭讪要警惕,中介求职要小心,账户密码不外泄,老师号码给家人”。
从心理动向来说,大学生成为被骗重点,主要归结为三个字:“贪”,即占小便宜的想法;“怯”是指害怕,未经世事,缺乏社会经验,稍微一吓唬,立马就落进圈套,花钱消灾;“善”是指单纯善良,看谁都像好人,但是对于经常琢磨我们钱包的人,提高警惕才是良策。诈骗分子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电话、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短信说你的银行卡在某某商场刷卡消费几千元要你及时还款,或者说你中奖了,你有快递邮件未取,你电话或网络欠费了,甚至还有的说你家人、孩子或同学朋友遇到危险了等等,如有疑问请咨询什么什么的电话。当你拨打对方留下的电话,你将一步一步被对方诱导或威胁进入圈套,例如对方会说你个人资料泄露了,你卷入了非法活动,要求你将自己各个银行卡上的资金转到他指定的所谓安全账户上,如果你听从了对方,那么你所转出的资金将一去不回了。
(2)校园贷和网络刷单被骗。“校园贷”实际就是翻版的“高利贷”,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上当。不法分子经常通过短信、小卡片等形式,向学生推销“校园贷”业务。与官方政策允许的帮助贫困学生助学贷款完全是两回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要求学生提供身份证件、学生证信息;另一种是针对女生,进行借款时以女生手持身份证件的裸照代替借条;二是小额贷款,随借随还,没有繁琐的手续,只有提供身份证件和学生证即可;三是贷款从几百到几万不等,立等可取。
五、开展“防传销”活动。
传销。传销组织经常打着“创业、就业”的幌子,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诱骗求职人员参加的各类传销组织。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活跃群体。被传销组织利用互联网平台信息审核不严等漏洞精准“设钩”,在求职、交友、征婚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大学生很容易落入陷阱。大学生比普通人群更加“有利可图”,同学好友处可以借钱,亲戚家人也会给予支持,有不少家庭在得知孩子身陷传销后给传销组织打款以求“破财免灾”。另外,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幻想一夜暴富,很多人无法很快获得理想工作,成为传销组织诱骗并继续去迷惑、欺骗他人的绝佳对象。我们应学会如何识别传销,看三个特征:
(1).入门费。是否需要认购商品或交纳费用取得加入资格或发展他人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
(2)拉人头。是否需要发展他人成为自己的下线,并对发展的人员以其直接或间接滚动发展的人员数量为依据给付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3).计酬方式。是否以直接或间接发展人员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报酬,牟取非法利益。
如果符合以上特征,就有可能涉嫌传销,如果发现学校传销,请立即拨打学校报警电话4676110.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不仅要学业成绩突出,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我们必须充分意识到法制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真正的识法、懂法、守法才能成为祖国合格的接班人。大学生学法更是增加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不会轻易被骗让拉进一些邪教组织。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当不断用法律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努力学习法律技能,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做一名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是某一天,因为法律意识淡薄触碰到法律的底线,锒铛入狱才知道追悔莫及。
体育健康学院
2018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