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科技报全媒记者马君珂等,就近几年蓟马大发生的原因及绿色综合防控技术,连线专访河南省惠农专家在线服务团成员,我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张志轩教授。
蓟马,属于缨翅目害虫总称,个体很小,成虫和若虫只有1-2毫米,昼伏夜出。原来在我国仅在大葱、大蒜、洋葱上个别季节点片发生,2017年下半年以来,该虫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除危害蔬菜外,还危害果树、花卉,棉花、花生、玉米等粮油作物也无一幸免。蓟马为锉吸式口器,取食植物新叶、嫩芽、嫩茎、花器和幼果的汁液。引起茎尖干枯、生长点扭曲,叶片皱缩、凸凹不平,形成密集的小白点,条形长斑,引起落果、畸形、果面皴皮斑斑、粗糙不堪。蓟马还携带、传播多种植物病毒病,锉吸式口器造成植株伤口,引发细菌性病害的频率加大,这些都严重影响被害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成了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农民朋友时常感到防不胜防,药没少打,还是治不了,无可奈何。
连线专访中,张志轩教授详细介绍了蓟马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分析了这几年蓟马猖獗、难发现、难控制原因与发展趋势;分享了蓟马绿色防控技术的模式、科研成果与实战经验。2020年6月19日《河南科技报》B6版特别报道栏目中,做了题为《小小蓟马危害大 掌握“踪迹”控制它》的专访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