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管理平台和河南省种子管理站获悉,我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培育的花生新品种“濮学花0815”获国家正式登记。这是我院在新《种子法》颁布后,农作物新品种实行国家统一登记后的第一个新品种。对照国家有关标准,经试验、检测、检验和专家评定为优质大果出口型花生品种。
“濮学花0815”是我院“河南省作物新品种育种团队”2008年以豫9807做母本,豫花9号做父本杂交,用混合单株法于2014年选育而成,系谱号200808-0-0-15-8-1。2014年至2015年品系对比试验,表现突出,2016年至2017年参加河南省花生联合体区域试验,完成品质分析、抗性鉴定等法定检测。2017年5月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按新《种子法》规定的要求,2018至2019年进行了连续两年的DUS测试、非转基因检测、锈病与白绢病抗性试验等,2019年底正式向国家农业部提交登记申请。经材料审核、样品检测验收、公示等,近日通过国家登记。
“濮学花0815”属于疏枝直立型品种,连续开花,叶片深绿色,叶片椭圆形,叶片较大,主茎高59.6厘米,侧枝长度66.1厘米,单株分支7条,结果枝5个。该品种突出特点是苗期长势旺,花期长势强,结实性好,且集中,略有倒伏,感网斑病、中抗褐斑病、黑斑病,中抗青枯病,抗茎腐病,生育期125天。单株饱果数9.0,普通型荚果,荚果缩缢程度和果嘴不明显,百果重321.8克,饱果率87.3%,籽粒柱形,种皮浅红色,内种皮白色,百仁重121.1克,出米率69.6%,蛋白质含量23%,脂肪含量52.9%,油酸含量50.2%,亚油酸含量29.8%。2016年至2017年河南省多点区域试验平均折合亩产333.63-360.96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4.42%。2018至2019年豫北地区花生中产田生产示范折合亩产425-462公斤,平均比对照品种增产63公斤,增长14.21%。
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各地麦垄套种,或春季地膜覆盖栽培。根据蛋白质、脂肪、油酸、亚油酸含量属于优质品种类型,依据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双果比例和油酸亚油酸比符合出口级标准。2020年在濮阳市经开区、清丰、南乐、濮阳和浚县、滑县等花生主产区示范3000多亩。
该成果是濮阳市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粮油作物育种资源库建设与新品种选育”的主要内容,是我院“河南省作物新品种育种团队”的代表成果,种植专业2008级以来的历届学生做了大量具体工作。
我省为花生第一大省,花生是我省主要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发展优质花生是我省农业“四优四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之一。黄河中下游及以北地区麦套花生为主要种植模式。“濮学花0815”获国家登记将有力推动麦套花生区优质花生的推广,为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又悉,“濮学花0815”的姊妹系和配套品种“濮学花0816”2019年已经通过河南省花生品种联合体预备试验,2020年进入正式区试,有望2021年底申请国家登记。

学生:花生人工授粉


单株结果状

单穴结果状

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