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系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15年4月23日)
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我系决定从
2015年
4月
23日起
,在全系广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一、诵读内容
蒙学和经史子集等国学经典之名篇(具体篇目及训练阶段安排见附件)。
二、组织实施
1.统一选定学习篇目,制定实施方案,规定诵读时间,指导学习方法。
2.利用系网站、微信平台、微博等发布学习内容。
3.分年级指定诵读篇目,分年级检测评定。
4.合理安排诵读时间。我系将每学期单周定为经典诵读周,双周定为口才训练周。每天晚自习第一节课和每天上午课前十分钟,各班均须按要求开展活动。
5.系学生会学习部负责全系活动的检查指导;各班学习委员负责组织实施;辅导员负责监督检查。各班根据系统一安排和相关老师意见,制定本班诵读计划。
6.各班要成立若干经典作品研读小组,分别研读不同的经典篇目,通过互相讨论、查阅文献等多种形式学习解读;由各小组长带动全班学生学习。
7.学生制定自己的经典诵读计划。每个学生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的精彩片断,好词佳句、名人名言、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记录下来,参加系内评比活动。
8.各班要在广泛开展诵读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和活动载体,将诵读活动推向深入。要利用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经典诵读主题活动,促进国学诵读进教室、进宿舍、进家庭,用传统文化唤起大家的民族情结,扩大诵读经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活动总结
1.各班每学期要对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进行总结回顾;学生要及时总结学习心得。
2.学期末系内将开展经典诵读系列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班要高度重视经典诵读活动,要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相结合,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组织协调好本班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
2.创新形式,注重实效。各班在充分动员的基础上,利用各种有效载体,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鼓励学生集中学习之余每天坚持诵读国学经典一刻钟。要通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让大家亲近经典、热爱经典,自觉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在诵读实践活动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3.加强指导,及时总结。及时发现并表彰诵读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进一步促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扎实深入地开展。